貴州銅仁地區(qū)的書院“肇始于宋,形成于明,興盛于清”,前后歷時760多年,其中影響力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分別是鑾塘書院、銅江書院和中和書院。有趣的是我后知后覺,聽網(wǎng)友提起銅仁古城都是前幾年新建的,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qū)里的這個梵凈書院,正是以古代銅江書院為原型而復建。
![]()
雖說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古跡,整座書院卻沿襲了經(jīng)典的徽派建筑風格,由前排的儀門廳、居中的國學課堂、兩邊的六藝和非遺文化研習室、后排的藏書閣以及齋舍等五個部分組成。比較令人驚艷的是,據(jù)說書院主體均為全木質純卯結構,置身其間能零距離感受和觸摸它的古樸和典雅;最引人矚目的四層屋檐和翹角相交重疊,遠遠望去更是相當壯觀。
![]()
再追溯下它的歷史:“銅江書院始建于明弘治末年(約1505年),由提學副使毛科創(chuàng)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擴建后增設藏書樓和齋舍,民國時期改為中學,奠定了現(xiàn)代教育轉型基礎。不過我只是“走馬觀花”,并沒去一一核實和體驗。
![]()
參考相關資料:“2009年銅仁市政府以銅江書院建筑規(guī)制為藍本,在中南門復建梵凈書院,保留了18件清代柱礎石構件和"歲寒三友"雕花窗欞形制。2022年被評定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并計劃成為教育部書畫等級考試指定培訓基地”。所以我們很多時候也不要太“想當然”,比如這個書院里,就還是能找到許多“老物件”的嘛。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著眼前不算巍峨的孔子像,相信每位游客的腦海里都會下意識地浮現(xiàn)出這幾句吧?而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查詢相關信息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梵凈書院還“首創(chuàng)“5D+5G”專利技術,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呈現(xiàn)于學堂之上,沉浸式的詩詞朗誦,使學者穿越古今,增加學習樂趣,以語音交互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解答模式,讓詩意直達內心深處,將忠孝仁義禮智信融入互動科技,在體驗過程中收獲知識源泉。”貌似很高科技哦,年輕人應該都會喜歡的吧?
![]()
圖文原創(chuàng):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fā)、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chuàng),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wǎng)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
這個書院就位于前面分享過的府文廟的隔壁,它的地址是“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qū)中山路125號”,除自駕前往外,也可以乘坐當?shù)?路、7路、8路、9路、22路、22路內環(huán)公交車到“市二醫(yī)”站下車,徒步200來米即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