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排隊吃壽司郎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同行也開始搶著當它們的平替。
最近,海底撈新推出的的壽司品牌“如鮨(yì)壽司”全國首店,在浙江杭州開業。據了解,該品牌首店的面積超500平方米,以“鮮切、即煮、現炸”為核心賣點。
![]()
來源:如鮨線下門店
今年來,壽司郎、元氣壽司等品牌持續受到關注,而壽司這一品類通過精準的價格帶切割,抓住了消費分化下的消費者的新需求。與此同時,在餐飲服務愈發同質化的情況下,餐飲品牌們的確需要找到新的社交場景,以滿足追求新鮮感的年輕消費者。
而對于海底撈來說,在餐飲行業尚未完全復蘇的當下,單靠火鍋這一品類可能已經無法持續推動業績增長,“多想多做”是。但另一方面,如何在眾多多元化舉措中找到重點,保證品牌存活率,同時提升供應鏈的持續性和延伸性,是它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01
對標壽司郎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日料大都被冠以“高端”的定位,但眼下,隨著大眾化日料品牌的的普及和下沉,壽司等品類開始越來越受到關注。
比如,紅餐產業研究院在其發布的《日料品類發展報告2025》中就表示,2024年中國日料市場規模為690億元,同比上升2.2%。隨著市場持續回暖,2025年中國日料市場規模有望回升至700億元。
目前在市場上,最為火爆的壽司品牌應當是已經進入中國內地4年的壽司郎。近年來,壽司郎開始不斷推出8元焦糖鵝肝、8元特大厚切三文魚等限時特惠產品,以此引流,進而通過顧客排位引發更高的關注度。
雖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平價”,但其依然填補了日料市場中低檔位的空白,成為當下消費周期中“打工人的米其林”。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壽司郎的人均消費為117.45元。
而海底撈的壽司品牌,從定價和品類看,也與壽司郎相似。
根據官方資料,目前,如鮨壽司推出200多個SKU,涵蓋壽司、刺身、面食、甜品、飲品等多個品類。其中,壽司類產品包括握壽司、手卷壽司、炙燒壽司等,食材主要為挪威三文魚、赤蝦、甜蝦、金槍魚等。
![]()
如鮨壽司點單頁 | 來源:小紅書
作為對比,壽司郎的走量菜品大多為三文魚、海膽海苔包、金槍魚鵝肝等。
從定價看,如鮨壽司也處于中低端價位。據了解,其門店菜品價格主要有武當,分別為8元、9.9元、15元、19.9元和28元,主力產品集中于9.9元和15元區間。大眾點評顯示,如鮨壽司的人均客單價為88元。
這種定價策略似乎也讓其一開店就受到關注。海底撈披露,該門店開業以來,門店周末的單日平均接待人次約為800-1000人,周末翻臺率則達到8輪。這一數據,遠高于海底撈今年上半年3.8次/天的整體翻臺率。當然,這也是建立在其目前僅有一家門店的基礎之上的。
02
另一個“火鍋”
火鍋的消費群體的確和壽司有所重疊。
根據前瞻網的數據,從年齡分布來看,火鍋覆蓋全年齡段,其中25-30 歲用戶對火鍋喜愛度最高,其次是 20-25 歲用戶。這一年齡段的消費者,通常處于事業發展期,社交活動頻繁,火鍋便成為了他們與同事、朋友相聚時的熱門選擇。
NCBD(餐寶典)的《中國壽司品類發展研究報告》則顯示,30歲以下消費者占壽司消費群體的38.6%,30—39歲群體的占比為36.2%。此外,女性消費者占比接近60%,她們對壽司的顏值、口感細膩度和社交分享價值有著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雖然客單價不及火鍋,但和火鍋一樣,中低價位的壽司產品因標準化程度高、出餐快、翻臺率高等優勢,可能會成為目前餐飲行業新的快速增長的品類。官方數據顯示,海底撈的今年上半年的客單價為97.9元。
另一方面,在“一人食”“輕社交”之外,壽司這一品類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當前消費者對健康、輕食的喜好。
但需要指出的是,海底撈作為火鍋領域的標桿品牌,其品牌和品類形象已深深烙印在消費者心中。這種聯在其進行品類跨界時,可能會讓消費者疑惑:火鍋品牌是否具備做好壽司的工藝?
目前,壽司的核心要素主要在于“米飯”“魚生”“工藝”等,而火鍋的標準化流程與壽司的手工技藝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相比其他日料品類,壽司在工藝、食材等方面的門檻相對要低,最重要的是在上游供應鏈對食材的品質進行把控。這也降低了海底撈等其他品牌跨界的難度。
同時,海底撈長期積累的品牌效應,也能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長期在餐飲行業上游的資源積累,也讓海底撈這樣的龍頭在進行業務多元化時,有了復用供應鏈,降低成本的可能。
海底撈稱,其全球直采網絡確保挪威三文魚、赤蝦、金槍魚等核心食材的品質穩定性和成本可控性。
不過目前,雖然前景可觀,但中國壽司市場已形成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同時競爭的格局。
除了壽司郎之外,另一品牌濱壽司也持續在中國市場擴張,公開數據顯示,濱壽司在中國大陸已開設100多家門店;元氣壽司也已在中國大陸擁有51家門店,近80%集中在一線城市;爭鮮回轉壽司則在中國大陸開設235 家門店,覆蓋廣東、北京、山東、湖北等省份。
上述幾個品牌的客單價大多處于中低價位,品類和口碑上也各有優劣,海底撈的如鮨壽司雖試圖填補中間空白,但在缺少門店規模的優勢下,也將面臨保證食材品質和產品售價的平衡的壓力。
03
還沒進入收獲期
回到海底撈本身,在餐飲業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其一直在嘗試通過多元化提升業績,并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在此情況下,海底撈在2024年推出了“紅石榴計劃”。
海底撈成為,在多元化業務推進中,其以“多管制”機制為支撐,推動新業務、新品牌快速落地力。該機制鼓勵優秀店長通過“多管”的形式,將火鍋門店積累的經營經驗、管理能力和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洞察,靈活運用在新的品牌或業態中,實現經驗復制與創新探索。
在2025上半年財報中,海底撈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探索創新火鍋場景、研發特色產品、精細化運營、強化供應鏈與數字化能力,以進一步優化產品和服務、加強品牌差異化優勢;另一方面,穩步推進多品牌戰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路徑。
另據財報顯示,自“紅石榴計劃”啟動以來,海底撈已孵化出“焰請烤肉鋪子”“小嗨愛炸”等14個餐飲品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海底撈紅石榴計劃旗下品牌門店共計126家,其他餐廳收入達5.97億元,同比增長227.0%。
![]()
來源:海底撈財報
不過,雖然增長迅速,但海底撈多元化業務對總營收貢獻依然有限。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其他餐廳收入占比為2.9%,去年同期為0.8%。這也意味著,即便目前做出大幅度的業務調整,海底撈的多元化策略還未進入收獲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海底撈多元化業務已經全方位推開,未來很可能出現品牌、品類和門店的優化和淘汰,這這一過程中,如何建立高效的篩選機制、避免資源錯配與浪費,是其能否讓多元化真正落地見效的關鍵。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