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賠償糾紛協商調解現場。
“多虧余主任跑前跑后,我的損失總算補回來了!”10月25日,孔城鎮躍進村魚塘承包人張勛楊握著6000元賠償款,向村干部余金明連連道謝。這場由貨車自燃引發的魚塘污染糾紛,在余金明的高效處置下,不僅快速化解,更守住了村民切身利益與村莊生態安全。
半個月前,合安高速躍進村段,一輛貨車突發自燃事故,消防滅火后留下大量油污殘渣。三天后的一場大雨,將污漬沖入路邊池塘,這里正是張勛楊承包五年的養魚基地。“一早巡塘就見滿塘死魚,水面還漂著油花,我急得直打村干部的電話!”張勛楊回憶道。
余金明接到消息后,當即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往現場。見幾位村民正撿拾死魚,他立即制止:“污染后的魚吃不得,還會破壞取證現場!”隨后,他召集村兩委4名工作人員和3名志愿者,分兩組行動:一組打撈死魚,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污染;一組設置警示標識、現場取證。
余金明還一邊致電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說明污染情況并要求前來核實;一邊現場拍照、整理材料,上報鎮政府請求支援。該鎮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協調市、鎮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赴張勛楊的魚塘采樣送檢。三天后,檢測報告出爐,明確魚塘污染物與貨車自燃殘留油污一致,污染源頭清晰。
有了權威證據,余金明著手協調賠償事宜。他三次電話聯系貨車司機與車主,對方卻對賠償金額存疑,溝通遇阻。于是,他與鎮領導一同前往合安高速孔城收費站,與相關方面當面協商。協商當天,余金明帶齊魚塘受損照片、檢測報告和養魚成本明細,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理解養殖戶的難處,踐行“禮讓”精神。貨車司機最終同意賠償6000元,并現場交付錢款。
拿到賠償款后的張勛楊說:“余主任不僅盡力幫我挽回損失,還對接專業人員,把塘中污染物清理干凈,真是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家事來辦!”
面對群眾稱贊,余金明笑著說:“我只是履行了我的工作職責。”從現場處置到事后協調,余金明用行動詮釋了基層干部的責任擔當,也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 (韓林 吳春富)
▌來源:桐城新聞
▌責編:木子 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