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EADaily》10月24日報道,荷蘭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宣布接管中國企業安世在荷蘭的半導體工廠,理由是所謂的“管理不當”,并援引1952年戰時緊急法,罷免中方總經理、將股份轉交國家托管人,任命所謂臨時主管行使決策權。
![]()
這家工廠擁有1.2萬名員工,母公司聞泰科技早在2018年就以36億美元收購,后于2024年底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美國警告荷蘭方面,如果不去中國化,安世也將被制裁。
荷蘭的這一行動,是典型的強盜行為,中方立即反制,宣布禁止安世中國及其分包商向西方出口成品芯片與組件,導致歐洲汽車、醫療設備與工業生產線陷入恐慌,紛紛向荷蘭施壓。
![]()
俄媒認為,中國的反制將令歐盟的工業體系面臨系統性崩潰。
而荷蘭的這個操作,用的就是歐洲對付俄羅斯的手段。
老套路再上演:對付俄羅斯的劇本原封不動甩給中國
![]()
說真的,誰也沒料到荷蘭會把對付俄羅斯的那套“強盜辦法”,原封不動用到中國企業身上。
還記得俄烏沖突剛爆發那會兒,歐洲好幾個國家都拿緊急法案當借口,把俄羅斯的能源資產給收了——德國直接把俄氣、俄石油在德國的子公司接管了,理由全是“為了國家安全”。
![]()
現在再看安世半導體這事兒,簡直就是當年的翻版:荷蘭政府掏出1952年的戰時緊急法,跟拿著尚方寶劍似的,二話不說就把中方總經理給免了,中資股份也轉交國家托管,還說得好聽,是“解決管理不當的問題”。
這里面的門道,明眼人一看就懂。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2018年花36億美元買下的,當時這家企業還挺邊緣化,是中資注進去之后,才把它做成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的,車規級芯片的市場份額在世界上都排得上號。
![]()
結果2024年底美國把安世列進了制裁名單,緊跟著就警告荷蘭:“不把中國資本清出去,連你一起制裁”。荷蘭這才急急忙忙跳出來當馬前卒。
后來英國《金融時報》還把實話說了:早在今年6月,美國就偷偷跟荷蘭透了底,說好了要怎么限制對華芯片出口,說白了就是逼著歐洲在技術上跟中國劃清界限。
更諷刺的是,歐洲當初制裁俄羅斯能源,最后把自己拖進了能源危機,德國工業成本漲得離譜;現在對付中國半導體,居然還是沒吸取教訓。
![]()
歐盟東盟中心的主任都忍不住吐槽:“這簡直是打開了報復的大門,到時候美國可不會替歐洲買單”。
俄羅斯媒體看得更明白,這種把商業問題搞成政治斗爭的操作,說到底就是歐洲放棄了對私有產權的尊重,徹底成了美國地緣政治的工具。
反制打在七寸:中國一招掐住歐洲工業的命門
荷蘭一開始還覺得,搶下安世總部就萬事大吉了,沒成想中國的反制來得又快又準,直接掐住了歐洲工業的喉嚨。
![]()
緊接著安世中國干脆跟荷蘭總部劃清界限,明明白白說:“你們那邊做的決定,在中國境內不算數,員工工資獎金照樣發,業務該怎么轉還怎么轉”。這兩步棋一走,歐洲立馬就慌了。
關鍵問題出在安世的產能布局上——全球差不多70%的封裝測試產能都在中國東莞,荷蘭總部手里其實就剩個招牌,沒了中國的生產線,根本玩不轉。
![]()
而且安世的芯片可不是普通的電子產品,從汽車的發動機、剎車系統到安全氣囊,再到醫院的醫療設備、工廠的工業生產線,到處都得用它。
一輛汽車里要用上千顆這種基礎芯片,要是斷了供,整條生產線都得停。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10月16號急得不行,警告說現在的庫存頂多撐幾周,再斷供的話,車企就得停產了。
![]()
沒多久,恐慌就變成了現實。大眾先把沃爾夫斯堡工廠停了,要知道這里生產的高爾夫和途觀,在歐洲都是賣得特別好的爆款;寶馬、奔馳的新能源生產線也跟著停了,連福特、現代在歐洲的工廠都被牽連了。
更要命的是,芯片供應商不是隨便就能換的,找新供應商得走認證流程,這一整套下來得好幾個月,根本來不及救急。這下歐洲工業界徹底炸了鍋,車企們組團給荷蘭政府施壓。
之前還喊著“歐洲技術必須留在歐洲”的荷蘭經濟部長,沒幾天就改口了,說“希望能和中國朋友坐下來談談”。
![]()
這還只是個開始。中方手里其實還有張稀土牌,荷蘭的阿斯麥這些高科技企業,都離不開中國的稀土。
雖然之前中方給歐洲企業開了稀土審批的綠色通道,但也明明白白說了:“要是敢損害中國利益,我們隨時保留反制的權利”。
俄羅斯媒體說得直接:中國這招精準打擊,正好戳中了歐盟的軟肋。畢竟歐洲的汽車、醫療、工業,哪一樣都離不開芯片和稀土,要是反制一直持續下去,歐洲的工業體系真有可能面臨系統性崩潰。
搬起石頭砸腳:歐洲的兩難困局藏不住了
![]()
荷蘭這波魯莽操作,把歐盟的兩難困境徹底擺到了明面上。一方面,歐洲得看美國的臉色,畢竟還綁在北約的安全框架里,美國說要遏制中國技術,歐洲不敢不聽;可另一方面,跟中國脫鉤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大到歐洲根本扛不住。
就像上海社科院的研究員說的:“歐洲現在就是被美國架著走,一邊損害自己的利益,一邊還得想辦法跟中國解釋,簡直是左右為難”。
最尷尬的其實是荷蘭自己,本來想討好美國,結果把整個歐洲汽車業都拖下了水。
![]()
后來歐盟委員會的貿易委員急著找中方開視頻會,荷蘭經濟大臣更是主動打電話求溝通,可又拉不下臉說要撤銷接管、把控制權還給中方,只能含糊其辭地說“想找個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中方根本不吃這一套,安世中國直接切斷了跟荷蘭總部的系統連接,連員工工資都不再由歐洲那邊發,等于把荷蘭手里那個“空殼子”徹底晾在了一邊。
更讓歐洲著急的是,中國芯片還在逆勢突破。就在安世風波鬧得最兇的時候,北京大學傳出消息,說研制出了模擬矩陣計算芯片,能效比是頂級GPU的上千倍,在人工智能領域能實現彎道超車。
![]()
這等于是明著告訴歐洲:靠封鎖根本搶不來技術優勢,反而會逼著中國加快自主創新的速度。
要知道,中歐每天的進出口額就超過150億元,歐洲既想賺中國的錢,又想卡中國的脖子,哪有這么好的事?
現在歐盟內部也吵翻了,德國、法國嘴上喊著要對中國強硬,甚至想逼著中國轉讓技術,可真要動真格的,最先疼的還是自己的工業。
![]()
俄羅斯媒體的評價特別到位:“歐洲對付俄羅斯的招數已經輸過一次了,現在又用來對付中國,只會輸得更慘”。
畢竟中國不是俄羅斯,在全球產業鏈里的分量,比單純的能源出口國重多了,反制帶來的連鎖反應,早晚得讓歐盟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信息來源:
直新聞——這下知道疼了,歐洲急求和中國“溝通”
![]()
界面新聞——安世半導體深陷風波,全球汽車供應鏈告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