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宣稱控制紅軍城85%區域并形成三面合圍,烏軍三大巨頭緊急督戰。面對“末日武器”威懾與戰場困局,美國坐不住了,正推動基輔接受停火談判,這場樞紐之戰會否成為俄烏沖突的終局序幕?
紅軍城戰役接近尾聲,俄軍第51集團軍即將攻克這座城,俄軍多支精銳突擊隊從北部、東部、西北部三個方向同時切入城區,精準割裂烏軍防線。
最新戰場情報顯示,俄軍不僅在城市內部建立多個戰術哨所,甚至在控制區開始修筑防御工事。這說明,俄軍正試圖將紅軍城從戰場樞紐轉變為永久戰略支點。
為了盡快拿下紅軍城,俄軍此次進行了戰術革新。他們放棄傳統的大規模強攻,轉而將經驗豐富的老兵編成數十個突擊小隊,每個小隊配備無人機操作員和電子戰專家。這種約12人組成的戰術單元,在重炮和自殺式無人機支援下,以更低傷亡代價逐街爭奪控制權。
![]()
在空中打擊方面,俄軍也進行了升級。FAB-3000重型滑翔制導炸彈的登場,意味著俄軍開始用造價高昂的精確制導武器替代無差別轟炸。
這種重達3噸的“堡壘毀滅者”能穿透地下掩體,近期對赫里希內東南據點的連續打擊,明顯是針對烏軍指揮節點進行的“斬首行動”。
在城南的茲維羅韋-舍甫琴科-新巴甫利夫卡戰線,俄軍第2集團軍的推進速度比北翼友軍快30%,這支來自中央軍區的部隊正與第51集團軍形成鉗形攻勢,將紅軍城-米爾諾赫拉德地區的烏軍裝進逐漸收緊的包圍圈。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已經控制了85%的城區,并宣布“包圍圈正在封閉”,而俄媒《論據與事實周報》披露稱,目前約有1萬名烏軍被困在紅軍城-庫皮揚斯克-季米特洛夫三角地帶。
紅軍城陷落在即,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司令西爾斯基、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總統澤連斯基親臨紅軍城前線指揮中心,視察戰區,足以說明戰場局勢的嚴峻性。
![]()
雖然《烏克蘭真理報》堅稱后勤線仍在運作,但俄軍對最后補給通道的炮火覆蓋,只會讓烏軍平添傷亡。
烏克蘭前國防部副部長德涅加呼吁烏軍盡早撤離,他表示,現在的堅守已經毫無意義。
英國軍事分析家梅爾庫里斯近日披露,澤連斯基與西爾斯基在戰略上出現罕見分歧。澤連斯基要求烏軍發起進攻,但西爾斯基拒絕執行,西爾斯基直言,現在的烏軍根本沒有進攻的力量。
正如德涅加所說,烏軍的堅守已經毫無意義,撤退才能減少傷亡。
紅軍城戰役注定要成為俄烏沖突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或許將為這場沖突終局拉開序幕。這座承擔烏軍東線40%補給任務的城市若易主,整個頓巴斯防線將出現系統性風險。
俄軍可由此向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拉維揚斯克挺進,實現對烏軍主力的戰略包抄。
屆時,烏克蘭將徹底陷入被動局面,而俄羅斯也將因為這場勝利,在談判桌上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
對于俄羅斯而言,拿下紅軍城只是時間問題了,俄方現在要做的,就是讓烏克蘭背后的北約和美國徹底喪失信心,從而更快地結束沖突。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11月1日,“哈巴羅夫斯克”號核潛艇在北德文斯克軍港正式出塢。這艘能攜帶6枚“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戰略殺器,恰逢北約“堅定正午”核演習期間亮相,時機選擇耐人尋味。
“波塞冬”堪稱末日武器,200萬噸TNT當量的核戰斗部、近乎無限的核動力航程、靜音巡航與末段突防結合的技術特點,使其成為反制北約的王牌。它能夠在深海長時間潛伏,規避導彈防御系統,對敵方沿海關鍵目標構成持久威脅。
俄羅斯顯然在通過這種極端威懾,為接下來的紅軍城勝利增加談判籌碼。
目前來看,俄羅斯戰略威懾的效果正在顯現。
據俄新社消息,11月4日,美國駐北約大使朱莉安娜·惠特克在基輔與澤連斯基會面之后,出人意料地對澤連斯基表態,要求烏克蘭必須結束與俄羅斯的沖突。
![]()
可以預見,北約放棄烏克蘭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烏克蘭失去紅軍城,想要翻盤就再無可能。澤連斯基難道真的要讓烏克蘭的人民為了他的政治野心去送死嗎?
三年多的沖突,烏克蘭什么都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很多,這場戰爭,不僅讓烏克蘭喪失了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還讓國家喪失了未來發展的機會。
與其這樣無休止地寄希望于西方國家,不如為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攢一點重建的資本,把烏克蘭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