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腫瘤就像闌尾炎,切掉就好了。但事實往往沒那么簡單。
最近有一位患者,查出臀部梭形細胞瘤,在北京的醫院做了擴大切除手術,術后還完成了25次放療。本來以為已經處理得很徹底,可近期復查時,卻發現肺部出現了多發結節,考慮轉移。
明明手術范圍已經擴大,醫生也認為切干凈了,又配合了放療,為什么還會復發?
其實,惡性腫瘤從來不是“切掉就沒事”這么簡單。很多時候,我們專注于清除局部的癌細胞,但它可能早已進入血液,只是當時無法被發現。等到再次長大、能夠被檢查出來時,已經發生了轉移。
正因為如此,面對癌癥,我們不能只盯著一個地方治。它本質上是一種全身性問題,治療也不能只做一半。手術、放化療可以清除可見的病灶,但如果身體內部的環境沒有改善,復發風險依然存在。
抗癌就像一場持久戰,拼的是身體的底子和整體的狀態。真正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不能光靠“等”和“看”,而是要在治療的同時,盡早把身體的根基打好。
通過系統調理,逐步改善臟腑功能,增強氣血循環,讓身體內部恢復平衡,免疫力自然也會跟著提升。當體質穩住了,人體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會增強,這樣才能真正筑起一道防護網,減少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可能。
所以,抗癌要趁早,防轉移不能等。從治療初期就要有長遠打算,身體穩住了,恢復的路才能走得更踏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