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陳曉京
上周,宗馥莉以宏勝飲料集團總裁身份重回娃哈哈集團。同時,宏勝系繼續使用“娃哈哈”品牌已經板上釘釘。
經過40多天的博弈,宗馥莉與娃哈哈集團達成了某種共識,相關爭議逐漸平息。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外界無從得知。
不過,這又給外界留下了一個懸念,誰來執掌娃哈哈集團?
![]()
二度回歸
上周,宗馥莉回歸娃哈哈集團的消息熱傳,10月25日登上百度熱搜之首,再次體現出娃哈哈和宗馥莉的高關注度。
半個月前,宗馥莉辭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等職務,并通過公司董事會、股東會等相關程序。消息披露后,業內外一時嘩然。
自公司創始人宗慶后去世后,宗馥莉接手娃哈哈集團,正式掌舵1年有余。盡管她交出了2024年銷售收入約700億元的亮麗成績單,但在人事、產能及渠道等方面的調整變動中頻頻引發輿情,這些負面效應幾乎掩蓋了其年度銷售成績單的亮眼表現。
今年9月,宗馥莉擬辭職的消息就已開始流傳,與此同時,其啟用“娃小宗”品牌另立門戶的消息沸沸揚揚,“娃小宗”凝香烏龍茶的實物產品圖出現在互聯網上。
為獨立發展,宗馥莉團隊為“娃小宗”布局知識產權:不僅申請注冊覆蓋45個品類的商標,還申請注冊“娃小哈”、“宗小哈”等多個防御性商標。
10月11日,娃小宗的官方微博賬號認證完畢,其認證主體為宏勝飲料集團;截至目前,該賬號已擁有粉絲1.8萬人,這一度被解讀為品牌啟動前所做的鋪墊之一。
宗馥莉為“娃小宗”定下2026年300億元銷售目標,幾乎是2024年娃哈哈集團銷售規模的4成。
不過,40多天的紛紛攘攘終于過去,宗馥莉重回娃哈哈集團,“娃小宗”或成了“棄子”。
據多家權威媒體報道,此次宗馥莉是以宏勝飲料集團總裁身份回歸。目前尚未有娃哈哈集團的公開信息。
此前,她已退出公司管理層和決策層,但她依然是娃哈哈集團的股東(持股比例為29.40%),享有公司的財產權等權利。界面新聞報道稱,目前娃哈哈集團職工持股會中,股東僅有宗馥莉(持股比例為24.60%)。如若屬實,疊加其個人持股比例,宗馥莉合計持有公司54%股權。
同時,她在集團人事上有著較強控制力,宏勝飲料集團前法務部長許思敏,已被任命為娃哈哈集團總經理。加上宏勝飲料集團承接娃哈哈集團部分產品代工及銷售業務,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團依然有著較大影響力。
商標風波或已解決
宗馥莉二度“回宮”,與《甄嬛傳》里的甄嬛回宮頗有幾分相似,這不僅來自于自身的謀劃,同時極有可能是內部各方妥協的結果。
今年2月,宗馥莉主導將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由娃哈哈集團申請轉讓給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比例為51%),后被國資股東發現并及時制止。
自公司創立以來,娃哈哈系列商標,一直是娃哈哈集團的核心資產。經品牌評估機構GYBrand評估,2024年其品牌價值為911.87億元。
針對事件嚴重性,娃哈哈集團9月再次公開強調:根據公司股權結構,“娃哈哈”系列商標的使用,必須經公司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使用。全體股東則是指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集團、宗馥莉以及娃哈哈職工持股會。
由于“娃哈哈”系列商標轉讓中途折戟,宗馥莉啟用“娃小宗”品牌,試圖打破商標使用僵局。
不過,一個快消品新品牌的建設、推廣、營銷以及渠道,均需要長時間的市場沉淀,“娃小宗”推廣受阻,很可能是來自經銷商們的不信任。
娃哈哈前高管、現任宗師傅飲料總裁趙方宸受訪時表示,今年宏勝系向經銷商收取保證金的難度增大,很多省份僅完成2成。
如果經銷商交了保證金,最終收到的貨卻是“娃小宗”產品,那么其在市場開拓、渠道建設以及營銷推廣方面的成本投入無疑是巨大的。
來自于經銷商群體的強烈反應,或讓事情很快有了轉機。
據財經網及第一財經等媒體報道,10月23日晚間,宗馥莉控制的宏勝系已向經銷商下發通知,宏勝系在2026年將繼續使用“娃哈哈”品牌。同時,已有山東娃哈哈經銷商向媒體證實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娃哈哈系列商標得以恢復使用,間接說明娃哈哈集團內部各方經過40多天的反復博弈后,或已握手言和。
隨著商標風波塵埃落定,娃哈哈集團已決定在11月召開2026年度全國經銷商大會。
誰將執掌娃哈哈?
宗馥莉的回歸,是否再次由她來掌舵娃哈哈集團?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公開回應,董事長之位懸而未決。
宗馥莉過去曾同時擔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且經營著自己實際控制的宏勝飲料集團,構成同業競爭問題,此前的辭任或是為了解決這一弊端。
按照相關規定,她未來可能無緣董事長之位。
除非經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一致同意且符合相關法規,宗馥莉才有可能重返董事長之位。從目前情況來看,概率似乎并不大。
在宗馥莉執掌的1年多時間里,她主導在公司人事、產能以及渠道等方面推進改革,帶來不小的“負面效應”,這是追求平穩的國資股東不愿意看到的。
宗慶后在世時,憑借懷柔策略在各個利益方之間游刃有余,不僅在外部左右逢源,在內部更是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其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故事廣泛流傳。
宗馥莉接手后,推行制度化、數字化以及標準化管理,個人剛性治理風格,沒有在內部給予緩沖期,盡管提升了運營效率,并未獲得如其父在公司的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她所面臨的快消品市場環境已經相當嚴酷。
華潤飲料、農夫山泉以及行業新勢力元氣森林等攻勢兇猛,既在價格上無限內卷,又保持快速的產品迭代節奏。在激烈的競爭中,娃哈哈已經不起半點折騰,亟需通過穩妥的經營戰略實現穩定發展。
在國資股東看來,娃哈哈集團需優先提升經銷商信心、修復品牌,并依托自身扎實市場基礎改善產品結構,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宗馥莉的經營策略偏向激進,而國資股東更注重企業穩定發展。或許,雙方經過一番博弈后,最終達成了某種妥協:無論未來誰來執掌娃哈哈,核心原則都是不能讓這個千億品牌的價值繼續稀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