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發帖:看中了一個樓盤,商品房和回遷房混住的,價格比周圍低10%,心動想上車,大家覺得怎么樣?
帖子下面網友們一致勸退,并列舉了自己的租房/買房經歷,紛紛吐槽跟回遷房混住的不好體驗。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3點。
一、安全性低
很多回遷房戶主,手里不止一套房。他們會住在環境更好的小區房,而把回遷房出租。
小區里的租戶多,人員流動大而且復雜,小區管理難度大,安全性降低。
而純商品房小區,業主大多是自住或長期穩定出租,人員構成更單一,鄰里關系也更簡單,居住起來就更安全。
二、居住體驗差
在一些混住小區里,回遷房戶主會比較強勢,比如對小區的停車位有意見,就把車位鎖住,意思是“我不能用,大家也都別用!”
還有的回遷戶主喜歡撿廢品,但不放自己家里,而且放在樓梯間和樓道里,于是樓道里堆滿了紙箱,瓶子和舊家具,連落腳點地方都沒有。如果你天天住這樣的環境,糟心不糟心?
也有的回遷戶會在一樓搭陽光房,將公共綠地開辟成私人菜園……這類的事情還有挺多。
![]()
三、房價漲幅慢,轉手難
現在市場已經形成一個共識,會默認“回遷房混住=居住體驗差、管理亂”,所以同地段、同戶型的房子,混住小區的成交價通常比純商品房低5%-15%。
更關鍵的是轉手時,買家顧慮多,議價空間大,可能掛盤幾個月都賣不出去——尤其未來想換房,這套房的“變現能力”會直接影響置換節奏。
四、物業維護難
回遷房混住的小區,物業維護也比較難。因為部分回遷戶對物業費的接受度低,甚至拒繳。
物業會因為“沒錢賺”降低服務標準:比如垃圾清理不及時、安保巡邏頻次減少、公共區域維修拖延,最后形成“服務差→更沒人繳費→服務更差”的惡性循環,居住舒適度越住越低,從而進一步拉低房產價值。
因此,如果預算夠,最好不要因為貪便宜而選擇有回遷房混住的小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