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著“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的鄭智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在深圳機場被25公分的高度差難住。這位用《水手》《星星點燈》點亮一代人青春的歌手,因小兒麻痹癥終身與輪椅為伴,卻在本該提供便利的航空樞紐,遭遇了也許這輩子都難釋懷的尷尬與心寒。
![]()
10月25日這天,鄭智化要從深圳機場乘機出行,航班被安排在遠機位,這對行動不便的他來說本就有著諸多不便,但真正的難題還在后面。機場安排的升降車停到機門旁,他才發現升降板和機門地板之間差了25公分——這差不多是成年人小腿一半的高度,輪椅根本推不上去,他自己也沒法抬腿跨過這道“坎”。鄭智化一遍遍請求操縱升降車的司機把板子調高一點,可對方壓根沒理會,就那么冷眼看著他,最后沒辦法,他只能放棄輪椅,連滾帶爬地蹭進了機艙。后來他發文說,自己算有涵養的人,但這種沒人性的行為,實在忍無可忍。
![]()
這事發酵沒幾個小時,下午6點多,深圳機場就在微博上道歉了,說已經關注到此情況,和航空公司一起啟動核查,還為帶來的不便道歉。可在此之前,有媒體聯系機場客服,對方卻說沒收到相關反饋,還建議行動不便的乘客提前申請輪椅服務,這說法和鄭智化的遭遇顯然對不上,更讓大家覺得窩火。
![]()
這事一出來,網友們的怒火一下就被點燃了。同樣靠輪椅出行的歌手李琛直接留言說“感同身受,我也曾有過類似經歷”,還呼吁得長期重視無障礙設施和服務意識的問題。不少殘障人士或家屬也站出來分享自己的遭遇:有人說坐公交被司機以“占地方”為由拒載,有人吐槽盲道總被共享單車、商販占滿,盲人出門得被人牽著繞路,還有聽障人士說去辦事連個文提示都沒有,全靠猜。
有網友算了筆賬,國內有8500萬殘疾人,鄭智化的遭遇看著是個案,可底下藏著多少普通人的“微縮版困境”?大家更氣憤的是那種冷漠——就算升降車真出了故障調不了,搭把手扶一下、找幾個人抬輪椅很難嗎?有去過東京羽田機場的博主對比說,人家的升降設備誤差能精確到厘米,操作員還會全程護送,根本不會讓旅客陷入這種窘境。還有人發現,事發后去看深圳機場的升降車,停靠的間隙還是有15公分以上,壓根沒整改的樣子。
![]()
網友們對機場的道歉也不怎么買賬,有人說“別光說對不起,得查清楚到底誰的責任”,還有人直言“希望不是應付輿論,真能把服務落到實處”。畢竟這些年,類似的“形式主義無障礙”太常見了:坡道陡得能練臂力,盲道通向電線桿,無障礙廁所要么鎖著要么堆雜物,設備看著有,其實根本沒法用。
其實大家憤怒的不只是這一次事件,而是鄭智化的遭遇像一束光,照出了那些被忽視的角落。一個國際化的機場,硬件上能做到科技先進,怎么偏偏在“無障礙”這種最該體現人文關懷的地方掉了鏈子?25公分的落差,看似是設備的問題,說到底還是標準沒到位、維護不上心,更是服務意識的缺失——工作人員眼里只想著走流程,忘了眼前是個需要幫助的人。
![]()
這事兒也給所有公共場所提了個醒:無障礙從來不是裝樣子給人看的,而是要真的能讓人“無礙”出行。深圳機場的核查還在進行中,但大家等著的不是更漂亮的道歉聲明,而是能看見的改變:設備能精準對接,工作人員能主動搭把手,殘障人士出門不用再提心吊膽。畢竟文明的溫度,從來不是靠口號堆出來的,而是藏在這25公分的細節里,藏在每一次伸手相助的善意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