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人口會議上強調,提升出生率對俄羅斯“至關重要”。
自1999年執政以來,人口減少與老齡化問題已伴隨普京長達25年,成為困擾俄羅斯發展的核心挑戰之一。
數據顯示,俄羅斯人口形勢持續承壓。據俄聯邦統計局數據,其人口已從1990年的1.476億降至2025年的1.461億。
人口結構老化更為顯著,5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從1990年的21.1%升至2024年的30%,勞動力供給面臨持續萎縮。
出生率波動是人口問題的核心癥結。1999年俄出生人口跌至121萬的歷史低點,普京2005年曾提出以“社會經濟穩定”破解困局。
得益于經濟復蘇,2015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94萬的峰值。但這一成果近年不斷流失,2024年活產嬰兒僅122萬,略高于歷史最低值;2025年2月更是創下兩個多世紀以來最低月度出生紀錄。
為扭轉頹勢,俄方推出系列鼓勵生育舉措:為大家庭提供免費校餐,向養育10名以上子女的女性頒發“英雄母親”勛章,發放可用于養老、教育的育兒現金券。
普京此前曾呼吁:“讓我們復興多子女家庭的傳統,這必須成為常態。”此外,俄還設立“家庭、愛情和忠誠日”“孕婦節”等假日,強化生育文化引導。
![]()
但多重現實因素削弱了政策效果。威爾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學者指出,俄羅斯20至30歲女性基數本身偏小,而烏克蘭局勢導致數十萬適齡男性傷亡,疊加年輕人為避兵役或政治環境外流,“潛在父母數量雙雙減少”。
經濟層面,通脹高企與就業不確定性讓年輕夫婦對育兒望而卻步,莫斯科一名29歲女性坦言,為避免生育話題壓力,她特意選擇私人診所就醫。
更具爭議的是俄方通過限制手段干預生育的做法。2024年俄立法禁止宣傳“無子女意識形態”和墮胎,限制墮胎藥銷售。
移民本可成為人口補充渠道,但俄近年卻收緊政策。外籍勞工因面臨就業限制與歧視紛紛轉赴他國,俄聯邦儲蓄銀行數據顯示,2024年外來務工人員同比減少18%。
當前,俄羅斯生育率僅為1.4,遠低于2.1的人口更替線。專家直言:“普京長期將人口與國家安全掛鉤,但持續的地緣沖突與經濟動蕩,讓民眾難以對未來產生信心,而信心恰恰是生育意愿的基礎。”
如何在穩定發展與生育激勵間找到平衡,仍是普京政府亟待破解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