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反映,今年3月起,政府以影響古城風貌為由,禁止(南充閬中)古城城區商戶開展醋泡腳經營。“禁了半年了,古城現在依然到處是醋泡腳。”“如果是不允許的,就應該加大整治處罰力度,如果制止不了,就應該一視同仁,還業于民。”
當地為何禁止開展醋泡腳業務?事實是否如網友所言?禁止后現狀如何?10月21日,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回應禁止
15條主游線街道和22條民居風貌街巷限制經營,37條背街小巷允許
“限制經營只在部分區域,而非整個古城。”閬中市商務和經濟合作外事局副局長何興農介紹,根據2022年出臺的《閬中古城核心保護區經營業態項目目錄》,限制經營只在主游線街道類和民居風貌街巷類,背街小巷類則不在限制經營內。
在閬中市人民政府官網,記者查到了2022年11月30日印發的“閬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閬中古城核心保護區經營業態項目目錄》的通知”。該《目錄》將古城核心保護區內74條街巷劃分為三類——
主游線街道類(15條)、民居風貌街巷類(22條)和背街小巷類(37條)。其中,武廟街、狀元街等15條主游線街道以及米糧市街等22條民居風貌街巷明確限制開展洗浴項目;鹽市口街等37條背街小巷則沒有洗浴項目限制,該類中的禮拜寺橫街、皮房街還將洗浴明確為“鼓勵經營的業態項目”。
閬中古城景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3月該局聯合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開展了一次集中勸解整治行動,對限制經營的洗浴商鋪進行了前期政策宣傳工作,要求他們規范經營。4月下旬開始,對在限制經營區域,仍然從事醋泡腳等洗浴行業的店鋪進行了處理,要求不再從事相關項目,轉換經營業態。對無營業執照和無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的商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處罰。
為何限制?
有市民和游客反映“醋泡腳”影響古城風貌
閬中醋泡腳是一種利用當地特產保寧醋進行足部保健的傳統方法,多見于閬中古城多條街巷,這也是不少游客到閬中旅游選擇的特色體驗項目。
那為何要在古城15條主游線街道和22條民居風貌街巷限制該項目經營呢?
何興農表示,這樣的決定主要有兩點考慮:一是近年來不少市民和游客反映,在古城游覽時常看到“一排人伸著腳洗腳”的場景,認為影響了古城原本古色古香的風貌和形象;二是市場監管部門也收到一些游客投訴部分洗腳房存在服務不規范、收費不統一等問題。
![]()
閬中古城的限制經營區域仍然可見醋泡腳項目。 攝影 陳堃
為進一步提升閬中古城旅游景區的品質與游客體驗,整治業態混雜、經營檔次偏低等現象,營造古城良好的消費環境,閬中決定對古城核心保護區經營業態項目進行分類管理,明確各街巷鼓勵和限制業態項目。而醋泡腳則以“洗浴”項目列入其中。
“作為特色的醋泡腳,我們不搞‘一刀切’,既考慮到古城保護的需要和景區品質的提升,也照顧了商戶的經營需求和游客的體驗需要。”何興農說。
現場探訪
限制區域內仍有經營,相關部門表示整治易反復、執法存壓力
武廟街是15條主游線街道之一。當天,記者在武廟街探訪時注意到一家商戶門前擺放著醒目的白色店招,上面標注 “醋泡腳10元”。見有游客路過,店員便會熱情地招呼:“進來泡個腳不,正宗保寧醋,緩解疲勞!”
在內東街、西街、雙柵子街等限制區域內,記者也發現仍有部分醋泡腳店鋪開門營業。
![]()
閬中古城的限制經營區域仍然可見醋泡腳項目。 攝影 陳堃
為何會出現有禁不止的現象?閬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毛發明道出難處。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對限制區域內開展醋泡腳項目的經營業主,主要以勸導和規范為主。“一旦發現無照經營,就會依法進行查處;對于有照但未經衛生許可提供泡腳服務的,則會聯合衛健部門介入處理。”毛發明說。
他坦言,因為醋泡腳項目經營投入小、靈活性高,在整治后非常容易出現反復,這也是當前監管的主要挑戰。“部分商戶和我們‘打游擊’,執法人員前腳剛走,后腳可能又擺出來了,這給日常執法帶來了持續壓力。”
毛發明表示,下一步該局將采取“定期巡查+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把37條限制街巷納入常態化監管重點, “同時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商戶理解配合,主動向允許經營的街巷轉移。”
來源 問政四川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