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16歲進宮,18歲就第一次上戰(zhàn)場。那是公元前123年,衛(wèi)青帶兵打匈奴,他當剽姚校尉,帶了800人脫離主力,深入敵后,殺了2000多匈奴人,還抓了單于的叔叔和幾個王子。這下子他出名了,漢武帝封他冠軍侯,18歲封侯,這在漢朝可不多見。
![]()
他不光會打仗,還特別注重速度和機動性,不拖泥帶水。兩年后,公元前121年春天,他19歲,被封驃騎將軍,帶一萬騎兵去河西走廊。
匈奴在那邊有渾邪王和休屠王,兵力好幾萬,控制著從焉支山到祁連山的地區(qū)。霍去病沒走尋常路,從祁連山南邊繞過去,一路破了幾個部落,殺了近9000人,還繳了匈奴的祭天金人。
![]()
夏天他又出兵,這次分兩路,一路公孫敖從南邊繞騰格里沙漠打休屠王,他自己從北邊繞巴丹吉林沙漠打渾邪王。公孫敖那邊迷路了,耽擱了時間,但他這邊沒停,渡過黃河,越賀蘭山,穿沙漠,繞居延海,走了2000多里。
到了祁連山,匈奴主力四萬多,他手下不到兩萬,從早上打到晚上,殺了三萬多,抓了五個王、59個王子、63個將軍相國。這仗打完,匈奴的右臂沒了,河西走廊歸漢朝。
匈奴單于氣得要殺渾邪王和休屠王,休屠王被殺了,渾邪王帶著四萬人投降漢朝。漢武帝把他們安置在邊郡,還給了他們封地。
![]()
河西拿下后,漢朝開始設(shè)郡。先是武威和酒泉兩個郡,后來從酒泉分出張掖,從武威分出敦煌,形成河西四郡。霍去病參與了命名,這些名字都挺有講究。武威郡在走廊東邊,是打敗休屠王的地方,意思是顯示漢軍的武功和威德,讓邊疆穩(wěn)定。
酒泉郡名字來歷有個說法,霍去病打下祿福城,漢武帝賞了御酒,他覺得士兵辛苦,就把酒倒進泉里,大家一起喝,所以叫酒泉。張掖郡的意思是張開大漢的臂膀,切斷匈奴的臂掖,打通西域通道。
敦煌郡在最西邊,敦是大,煌是盛,代表這片土地未來會繁榮發(fā)達。這些郡的設(shè)立時間,武威和酒泉是公元前121年后不久,張掖是公元前111年,敦煌是公元前88年左右,分步完成的。
![]()
為什么這些名字用了兩千多年沒改?因為它們不光是地名,還代表了漢朝對西北的控制和開發(fā)。漢武帝時代,河西四郡成了防御匈奴的屏障,也開了絲綢之路的門。漢朝從內(nèi)地遷了60多萬人去屯田戍邊,修長城,建烽燧,開發(fā)農(nóng)業(yè)。
武威成了軍事重鎮(zhèn),酒泉開發(fā)了水利,張掖成了交通樞紐,敦煌守著西域入口。匈奴被打弱后,內(nèi)部分裂,好多部落投降漢朝,西域各國也跟漢朝通好。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從河西走廊走的,帶回了葡萄、石榴等作物,還促進了貿(mào)易。
![]()
霍去病打河西后,沒停下。公元前119年,他21歲,漢武帝搞漠北大決戰(zhàn),他帶五萬騎兵從代郡出兵,衛(wèi)青從定襄出兵。霍去病一路追到狼居胥山,殺了七萬多匈奴人,左賢王部全滅了。他在狼居胥山祭天,姑衍山祭地,一直打到貝加爾湖邊。
這成了中國歷史上武將的頂峰成就,后人說封狼居胥就是最高榮譽。匈奴從此遠走,漢朝邊境太平了好多年。但他公元前117年就死了,才23歲,死于病,漢武帝給他厚葬,墓修在茂陵邊上,像祁連山形狀。
![]()
河西四郡的意義不小,它斷了匈奴和羌人的聯(lián)系,漢朝能放心向西擴展。絲綢之路從這里開通,漢朝的絲綢、鐵器出去,西域的玉石、香料進來。經(jīng)濟上,四郡開發(fā)了綠洲農(nóng)業(yè),種麥子、葡萄,養(yǎng)馬羊。
武威后來成了涼州治所,張掖是甘州,酒泉是肅州,敦煌是沙州。這些地方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現(xiàn)在還是甘肅的重要城市。名字沒改,是因為它們?nèi)谶M了當?shù)匚幕蜌v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