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上午,以“消費變革 生態重構”為主題的酒說|第十七屆中國酒業頂級思想峰會在南京如期舉行。深耕酒水電商領域五年的實戰派專家唐磊,以“酒業電商趨勢與廠商應對之道”為核心的主題分享,用大量一線案例與犀利判斷引發全場共鳴,現場金句頻出:
![]()
“機會往往在邊緣,邊緣的創新可能成為行業新生力量,那些看不見的邊緣渠道正在野蠻生長”;
“酒水行業已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T9品牌占據超60%銷售規模、90%以上利潤,頭部企業越做越強,酒業電商加速了這種集中化”;
“即時零售不是簡單的渠道補充,而是要改寫酒水經銷商格局——從B端推力轉向C端拉動”;
“不是年輕人不喝酒,只是他們不喜歡傳統酒水社交里領導至上的方式,新場景正在由年輕人創造”;
“先有流量后有銷售,自媒體時代沒有絕對權威,煙酒店老板天生具備高勢能,人人可成流量入口”;
“線上的本質是工具化,不是渠道劃分;就像從打電話到用微信,它只是提升效率的新手段”;
“消費者很簡單:買得好一點、便宜一點,哪里能滿足就給誰投票,平臺補貼的核心就是抓住這一點”;
“存量競爭里,別抱怨電商沖擊價格,要想怎么用線上工具融合線下——百榮竄貨商靠私域變現就是例子”;
“電商一定是一把手工程”……
1
存量時代的競爭變化與酒類電商五大趨勢
當下酒水行業的“存量困境”已無需回避,唐磊通過數據與現象,先厘清了存量時代的三大核心變化:
![]()
其一,品牌與渠道集中化加速,T9品牌掌控超60%銷售規模與90%的行業利潤,區域龍頭也在強化優勢,而電商直接面向全國消費者,其實某種程度上進一步放大了這種集中性——僅茅臺在抖音單平臺年銷售額就接近百億,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其二,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線上兩千億銷售額中,核心貨源多來自線下經銷商,且新技術讓傳統煙酒店、團購商具備了線上操作能力,“線上是渠道、線下是根基”的割裂認知正在被打破;
其三,量價齊跌引發競爭亂局,茅臺與五糧液等超級大單品價格持續下行,百億補貼、跨區域竄貨頻發,授權與非授權經銷商混戰,背后核心是 “供大于求” 的行業現狀。
![]()
在這樣的背景下,唐磊預判了酒類電商的五大核心趨勢,每一個都有實戰案例支撐:
趨勢一:酒類電商滲透率三年內超30%。當前平臺實際銷售已達兩千億,若行業增速放緩 5-10個點,電商占比將輕松突破30%。對比家電(超50%)、服裝(超60%)的電商滲透率,酒水行業雖因傳統固化變化慢,但“補課式增長”已成必然,茅臺25%的電商實際市占率就是明證。
趨勢二:內容電商引領全渠道風向。當前消費環境已不再是“央視打廣告、終端等動銷”,而是“短視頻種草+直播轉化+全渠道鋪貨”的閉環。如茅臺文旅“新春納福季” 禮盒,過去滯銷的產品經短視頻達人推廣、線上鋪貨,30天全渠道售罄10萬盒,線下經銷商反而追著要貨,內容成了“全渠道流量引擎”。
趨勢三:即時零售成新增長極。美團閃購喊出2027年酒水千億目標,歪馬前置倉已達2900 家;淘寶閃購握五百億補貼、京東秒送主打“小時達”、抖音發力本地生活,四大平臺全面加碼。這種“30分鐘配送”模式不僅沖擊傳統煙酒店,更可能改寫渠道邏輯——1919、酒便利等連鎖的增長主力已轉向“酒驛站”這類即時零售業態。
趨勢四:新消費場景激活增量。年輕人不是“不喝酒”,而是創造了新場景:勁酒加紅牛、汾酒泡桂花,甚至牛欄山推“牛碧桶”配甜水,這些從消費者端誕生的場景,經企業放大后成了流行。四大核心場景(宴請禮贈、假日節慶、親友聚會、差旅出游)的細分,讓酒水從 “社交剛需”轉向“個性體驗”。
趨勢五:創始人IP成中小品牌破局關鍵。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中小品牌無需再拼歷史沉淀,安徽沙河酒業靠 “老爺子+兒媳婦”IP直播,一年做億級銷售;南昌蓮塘高粱從千萬規模躍升至億級。創始人或核心團隊的IP化,成了中小品牌快速獲取流量的“捷徑”。
總結來看,這五大趨勢標志著酒水行業已從“渠道驅動”進入“用戶與流量雙驅動”的新階段,傳統企業若仍固守“線下為王”、大單品靠渠道鋪貨的舊邏輯,很可能在行業轉型中被邊緣化;唯有主動擁抱電商變革,才能在存量競爭中找到增量空間。
2
廠商應對之道與三大戰略準備
面對存量困境與電商趨勢,唐磊并非只談“趨勢”,更給出了落地性的三大應對策略,核心是“從認知到行動的全面重構”:
策略一:組織與團隊建設——一把手工程,資源要配齊。電商不是“某個部門的事”,而是需要“一把手親自抓”的戰略級業務。唐磊提到,疫情后多地企業負責人首個出差目的地就是直播間,格力董明珠為做線上甚至“炒作話題找流量”,陳年(凡客創始人)五十歲仍組建團隊做直播,這些案例都說明“頂層重視是前提”。具體落地需兩步:一是成立獨立事業部或銷售公司,明確權責,避免與傳統業務“打架”;二是配齊資源 —— 產品、多平臺店鋪、活動策劃、流量投放、達人合作、供應鏈保障,缺一不可。
![]()
策略二:產品與機制建設——重構價值鏈,適配線上邏輯。傳統線下產品的“渠道費用分配”(廣告10%+陳列10%+促銷10%)已不適應線上,必須重構價值鏈。遠明醬酒的做法極具代表性:線上只推一款“2388買一箱發三箱”的產品,把線下40%的渠道費用轉化為“達人傭金”,吸引大量達人推廣,巔峰時年銷近20億;珍酒“映山紅”則拿出30%成本做線上投流,而非傳統廣告。同時,產品策略需分層:引流款(低價獲客)、主銷款(利潤核心)、稀缺款(提升品牌)、大促組合款(沖量),避免“線上線下產品同質化”導致的價格沖突。
策略三:全域電商CB 聯動——先C后B,種草到割草閉環。過去是“先搞定經銷商(B),再等消費者(C)買單”,現在要反過來“先抓C端流量,再帶動B端鋪貨”。具體分三步:第一步種草C,通過達人視頻、品牌自播做內容推廣,激發消費者需求;第二步養草C,在京東、天貓等貨架電商開官旗,讓有需求的消費者能買到,夯實基本盤;第三步“割草B”,當C端銷量起來后,推動全渠道分銷鋪貨,讓線下經銷商主動要貨。如洋河“藍洋河、金洋河”,初期線下鋪貨遇冷,經線上劉強東曝光后,線下經銷商反而“高歌猛進”,甚至被預測可能成為洋河下一個“百億大單品”。
總結來看,從組織架構的調整,到產品價值鏈的重構,再到BC聯動的落地,每一步都需要打破傳統思維,需要系統配套與支撐,尤其是對中小廠商而言,這或許是“換道超車”的機會:無需拼歷史沉淀,只需把“線上組織、產品適配、流量運營”這三件事做透,就能在細分領域找到立足之地。
酒說點評: 唐磊老師的分享之所以引發共鳴,核心在于它“貼地而行,又高屋建瓴”,他精準捕捉到“電商不是渠道是工具”的核心邏輯。而當下的中國酒業,正處在“消費變革、生態重構”的關鍵節點:存量競爭不是“守出來的”,而是“闖出來的”;電商趨勢不是“躲得過的”,而是“必須擁抱的”;破局機會也不是“等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