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頭前,趙俊喆和奶奶緊緊相擁,笑得特別燦爛。在南京市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上,他拿到了鉛球項目的銀牌。
在這場運動會上,新區一共摘得11金、8銀、4銅,總分位列全市第二。好成績的背后,藏著太多像趙俊喆這樣的運動員日復一日的堅持和付出。一次次沖刺、一場場比拼,他們展現的是超越身體限制的勇氣和生命力。
![]()
鉛球選手趙俊喆:

奶奶用繩子“牽”著他走出第一步
![]()
“孩子,不急,我們慢慢來……”趙俊喆小時候因腦癱無法獨立行走,是奶奶呂萬芝用布繩輕輕拴住他的腿,一步一步地帶他練習,從跌跌撞撞到穩穩站立,終于教會他走路。
呂萬芝常說:“只要他愿意動,我就陪著他。”
如今,趙俊喆已經第二次站上殘運會的賽場。在家訓練跑步和投鉛球時,奶奶依然守在他身邊。這次他拼下一枚鉛球銀牌,這獎牌,屬于他,也屬于奶奶。
趙俊喆現在在大廠街道殘疾人之家接受托養服務,平日里,他積極地參加各類輔助性就業項目,希望能靠自己掙點錢,報答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在做手機布袋和羽毛球的加工時,他主動分享技巧,幫助進度慢的伙伴,帶動大家一起進步。文化課上他也積極發言,課后還常幫大家講解題目,讓學習氛圍變得更活躍。
舉重小將湯成燁

腿部有傷,但為夢想穩穩站立
![]()
在男子舉重65公斤級比賽中,來自沿江中學的初三學生湯成燁深吸一口氣,握緊杠鈴,最終以195公斤的總成績拿下金牌。
湯成燁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腿部殘疾,但他一直積極參與學校的體育活動。去年,經學校推薦,他第一次參加了市殘運會的鉛球比賽。也正是那一次,省殘疾人訓練中心的教練看中了他出色的身體條件,邀請他練習舉重項目。
學業不能落下,訓練也要跟上。每周六和寒暑假,湯成燁都會去省訓練中心接受專業的舉重訓練。從鉛球到舉重,他用堅持和汗水,實實在在地證明了——“我可以!”
羽毛球運動員韓玲玲

安靜世界里的“多面手”
![]()
35歲的韓玲玲是一名聽障運動員,也是羽毛球的忠實愛好者。小時候因發燒導致失聰,她的世界安靜下來,卻從未阻擋她對生活的熱愛。
韓玲玲喜歡畫畫,曾在合肥的藝術院校學習動漫與藝術設計,畢業后在一家動畫公司做了近十年的背景設計。婚后為了照顧孩子,她暫時離開了職場,但并沒閑著,參加殘疾人冰壺比賽、為變臉工作室手繪臉譜、靠自己的手藝補貼家用……“多面手”的韓玲玲為自己的生活畫出了更美麗的模樣。

![]()
每一枚獎牌的背后,都不只是運動員一個人的奮斗,更是一個家庭、一個支持系統甚至整個社會的支撐。殘疾人群體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助力。
在江北新區,持證殘疾人已有1.1萬余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因缺乏技能、就業渠道狹窄,面臨生活保障不足、自我價值難以實現的困境。
為了切實幫助殘疾人打破障礙、點亮人生,新區殘聯攜手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還在“99公益日”之際推出“助殘賦能計劃”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康復融合、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等多方面支持,幫助殘疾人朋友搭建起通往社會、通往夢想的橋梁。
素材來源 | 江北新區殘聯
編輯 | 秦思
發布 | 徐雅瑩、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