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小區里碰到鄰居王姐,她正為兒子的成績長吁短嘆。
“語文剛及格,數學一塌糊涂,天天就知道傻玩,我這心啊,天天揪著。”
看她焦慮的樣子,我仿佛看到了六年前的自己。
后來,我有幸參加了一場教育研討會,會上一位退休老校長的話,讓我豁然開朗。
他說,很多孩子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他們是真的“開竅晚”。
尤其在小學階段,有三種孩子的成績,家長真的不用太焦慮。
![]()
01神游天外的夢想家
這類孩子上課很容易走神,經常神游天外。
他可能記不住生字,但卻能清晰地復述出:昨晚紀錄片里恐龍的名字和習性。
他們不是不專注,而是只對感興趣的知識有感覺。
我侄子就是這樣:小學時成績中等偏下,但他能用積木搭出整個城市的交通網,還跟你講得頭頭是道。
我姐當時急得不行,天天逼著孩子刷題,卻破壞了孩子最寶貴的“探索欲”,現在孩子青春期了,天天跟我姐對著干。
而我認識的另一位媽媽,卻把這類“夢想家”養成了人人羨慕的學霸。
他家兒子從小就喜歡蹲在路邊看螞蟻,夏天就看知了,學習啥的根本不上心。
后來媽媽就帶著兒子去大自然里看昆蟲,給孩子買關于昆蟲的科普書,短短幾年時間,孩子把興趣變成了特長,各種獎杯拿到手軟,還跟隨中科院的研究員一起做起了研究課題。
學習上的變化就更甭提了,成績一路飆升,妥妥學霸一枚了。
![]()
02慢慢悠悠的思考者
這類孩子做題慢,考試常常寫不完。
你催他吧,他反而更慌了,小錯頻出。
其實他們不是不會,而是在心里反復推演,想要追求一個自己確信無疑的答案。
這類孩子不是拖延癥,他只是在用自己的節奏,搭建一個堅實的知識地基。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小時候就這樣。
一道數學題,他能想出三種解法,都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遍,最后只寫了最穩妥的一種。
可想而知,作業速度有多慢,小學時也因為這個吃了不少虧。
但到了高中,當知識需要深度理解和思維重組時,他的優勢就徹底顯現出來了。
成績一路飆升,最后考上了頂尖的理科大學。
![]()
03愛折騰的拆家俠
這類孩子坐不住,動手能力遠強于動筆能力。
讓他安靜寫一頁字可難了,但讓他幫你組裝個書架,他能做得又快又好。
他們不是不聰明,只是智力發展的路徑不同。
他們需要通過觸摸、操作和體驗來理解知識、理解整個世界。
我同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同事還以為孩子得了多動癥。
后來他周末就帶孩子去爬山、拆裝舊家電、做科學小實驗。
在擺弄之中,孩子理解了杠桿原理;在觀察之中,孩子學會了寫觀察日記。
當知識被親手觸摸過,他的學習開關就被打開了,未來可是妥妥的工科人才啊。
![]()
其實,小學那點知識,真的不足以定義孩子的未來。
我們家長只需要看清孩子的特質,給他最適合的支持和鼓勵,相信他就可以了!
孩子終會以自己的方式,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