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李莊
邂逅一段沉浮往事
柳紅櫻
晨練歸來,一時興起,撥通電話邀友同行——“去宜賓如何?”
沒想到一拍即合,說走就走。訂票訂住宿,半小時搞定,出發!
三江匯流處的天地氣象
抵達宜賓,首站自然是名不虛傳的三江匯合之處。站在合江門的高處遠眺,金沙江裹挾著高原的豪邁,岷江帶著成都平原的溫潤,在此匯合,以長江之名,奔向遙遠的東方。
三江口旁的冠英古街不長,十來分鐘便可走完,卻透著濃濃的川南韻味。青瓦木墻,石板小路,每一家小店都藏著宜賓最地道的煙火氣。遠處的戎州大橋如長虹臥波,吸引著我們這些在長江邊長大的人——對于江水、對于江橋,我們總有著說不清的親切。漫步橋上,任江風拂面,看著腳下奔流的江水,心情舒暢到了極點。
(旋轉手機橫屏觀看)
![]()
![]()
![]()
![]()
李莊:時光深處的文化印記
從市區到李莊,不過半小時車程。多年前我曾來過,記憶中已模糊不清。而這次,李莊卻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白天的李莊,才真正向我們展露了它深厚的歷史底蘊。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腳步聲聲回蕩,仿佛在叩響歷史的門扉。
在抗戰烽火連天的歲月里,這個長江邊的小鎮以博大的胸懷,成為了知識的“諾亞方舟”。1940年至1946年間,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中央博物院等十余家文化教育機構遷駐于此,小小李莊一時大家云集,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李濟等學者在這里延續著中華文化的薪火。
在月亮田的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我仿佛看見梁思成先生伏案疾書的身影。就是在這里,在妻子林徽因肺病臥床的艱難歲月里,他完成了那部開創性的《中國建筑史》。簡陋的農舍中,保存的是中華民族建筑文明的瑰寶。
(旋轉手機橫屏觀看)
![]()
![]()
![]()
![]()
![]()
![]()
![]()
![]()
月亮田:古今交融的時空對話
夜幕降臨,我們來到后來打造的月亮田景區,這里的夜景給了我們極大的驚喜。燈光巧妙地點綴著傳統建筑、小橋流水,現代的光影藝術與古典的園林設計完美融合,營造出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
水中的倒影與實景交織,亭臺樓閣在燈光勾勒下,既保留了傳統的風骨,又平添了現代的靈動。最妙的是,這片嶄新的景觀就坐落在真實的歷史遺跡之側,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歷史的延續。
![]()
![]()
![]()
![]()
![]()
![]()
![]()
![]()
告別與回望
離開李莊時,我們帶著深深的敬畏。這個小鎮不僅有著美麗的江景和古樸的街巷,更有著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它曾在民族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用寬厚的臂膀守護了文化的血脈。
回望李莊,我突然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聲勢浩大,而在于危難時刻的堅守。就像那三江匯流之處,看似平靜的江面下,是奔流千里的決心;就像李莊,在看似尋常的煙火人間里,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傳奇。
這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我們邂逅的不僅是三江的壯闊、月亮田的絢爛,更是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李莊,這個萬里長江第一鎮,值得我們永遠敬重!
![]()
![]()
![]()
![]()
![]()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柳紅櫻(四川成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