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妝行業的線上流量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不少品牌開始陷入“高投入、低轉化”的困境,直播間的優惠力度一再加碼,平臺推廣費用持續上漲,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卻未見提升。與此同時,一股“體驗經濟”的回歸浪潮正在悄然興起,越來越多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線上的圖文介紹與短視頻展示,而是渴望走進門店,通過親手觸摸、當面咨詢、即時試用,建立對產品的真實認知,這種對“看得見、摸得著”消費場景的需求,讓實體門店重新成為美妝品牌競爭的核心賽道。
在這一行業變局中,國產美妝品牌DRPLANT植物醫生憑借深耕多年的實體門店網絡,不僅站穩了腳跟,更向著資本市場發起沖擊,近期植物醫生向深交所遞交IPO申請,為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思考。
![]()
作為最早布局單品牌專賣店的國產美妝企業之一,植物醫生對實體門店的價值有著深刻理解。截至2024年末,其線下連鎖門店數量已達4328家,不同于商圈里主打品牌展示的大型門店,植物醫生的線下門店更注重“便民性”,在不同的高頻生活場景,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這種布局恰好擊中了消費者的“應急需求”,早上發現皮膚需要修護,下班路過門店就能快速買到;出差前忘帶旅行裝護膚品,就近門店的便攜套裝就能解決燃眉之急。這種“隨時可用、隨手可及”的便利性,讓植物醫生的門店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生活中的“護膚后盾”。
![]()
除了便民屬性,植物醫生的門店同時注重“情感連接”。如今的消費者走進美妝店,不僅是為了買產品,更希望獲得“被重視”的服務體驗。在植物醫生的門店,沒有過度推銷的緊迫感,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式”的溝通。店員會主動詢問消費者近期的肌膚困擾,比如換季時的干燥、熬夜后的暗沉,再結合日常護膚習慣,推薦合適的產品,遇到初次接觸品牌的顧客,還會耐心講解產品的使用順序與搭配技巧,這種優質化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了超越買賣的溫暖,也讓門店成為了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情感紐帶”。
穩健的經營業績,印證了植物醫生門店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在21億元以上,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從1.58億元增長至2.4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在美妝行業整體波動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與盈利能力。
![]()
植物醫生的IPO嘗試,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進階,更證明了在數字化時代,實體門店依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隨著IPO進程的推進,這家以門店為核心優勢的國產美妝企業,有望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為行業帶來更多創新實踐,也為消費者創造更優質的護膚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