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報記者 李曉敏
10月18日,28歲的李先生趁著周末,匆匆趕到河南省腫瘤醫院,為奶奶購買治療肺癌的靶向藥:奧希替尼。一盒藥4966.2元,剛好夠老人服用一個月。
![]()
2024年,李先生的奶奶被確診為肺癌,基因檢測后,醫生推薦使用奧希替尼。如今,她的病情控制得不錯,藥也從未間斷。
同樣依靠這個藥維持健康的,還有60歲的劉先生。他2017年被確診肺癌時,奧希替尼剛進入中國市場,一盒售價高達5萬多元。“我一個開大巴的,哪吃得起?”劉先生回憶道,當時感覺希望渺茫。
作為第三代肺癌靶向藥,奧希替尼曾是許多EGFR基因突變患者的“救命稻草”。然而在2018年之前,奧希替尼每盒5萬多元的價格,將不少普通家庭擋在了希望門外。
轉機發生在2018年,經過談判,奧希替尼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降至15300元一盒;2020年,再次經過談判,價格進一步降至5580元一盒;2022年續約時,價格降至4966.2元一盒。
什么是“國談藥”?它指的是國家醫保部門與藥企進行價格談判,將一些剛上市、價格高、療效好的藥品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目的只有一個: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好藥。
如今,劉先生每月的藥費已成為家庭賬本上普通的一筆支出。“每盒奧希替尼報銷后自付不到1000元。”電話中,他語氣稍顯輕松,“藥費負擔小了,生活也更有盼頭。”
對于門診特定藥品,全省統一報銷比例,職工醫保報銷85%左右,城鄉居民醫保報銷80%。
河南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7年來,國家基本醫保目錄累計新增835種藥品,其中530種是“談”進來的,涵蓋腫瘤、罕見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個治療領域。
藥費清單上數字的變遷,悄然改變著成千上萬患者的命運。
在省腫瘤醫院藥學部,記者了解到,奧希替尼進入醫保后,受益患者數量顯著增加。
“醫保談判不是簡單的‘砍價’,而是為患者打通生命的通道。”劉先生的主治醫生、省腫瘤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何振說,“當劉先生等患者每月支付的藥費從五位數變成三位數,他們迎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減負,更是生命尊嚴的回歸。”
除了“國談藥”,“集采藥”也是降低藥價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以量換價”,國家或省級醫保部門整合醫療機構的采購需求,擠掉藥價中的水分,讓更多藥品回歸合理價位。
來自河南省醫保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國家建立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以來,河南省認真落實國家集采政策,積極組織或參與省級聯盟采購,截至目前,已集采藥品1303種。
10月18日下午,李先生將剛取到的藥小心地裝進袋子,準備寄給住在老家的奶奶。隨藥一同寄出的,還有一張藥費清單。
一張薄薄的藥費清單,記錄的不僅是一盒藥的價格,更是國家為守護每個普通人生命健康與尊嚴的不懈努力。藥價清單上的數字變化,正重塑著無數患者的生活軌跡,托起他們生命的重量。
這,正是一紙清單最重的分量,也是這個時代最溫暖的健康守護。
來源 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