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聊到地產大佬開始搶物業人的飯碗,今天繼續說說一位物業圈高管的變動。
上個月,合景悠活發布公告,王中琦辭去了首席執行官一職,日常管理工作由總經理李楠接替。
有意思的是,王中琦前腳剛離開合景悠活,后腳就找到了新去處,他現在的身份是——豫園復悅生活旗下的物業平臺“高地物業”的首席執行官。
看看近期幾位同行的動向:58歲的李楠加入了國貿集團,還有越秀服務的行政總裁王建輝、中交集團總裁曾益明……
不難發現,即便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龍湖系背景的職業經理人,依然是就業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人群。
王中琦今年40出頭,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后就進入龍湖集團,在物業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近二十年。
與不少從地產轉戰物業的大佬(如王建輝、曾益明、劉興偉)不同,王中琦早在2006年就進入了龍湖物業,擔任經營拓展經理,負責多元化業務創新。
2014年9月,他跳槽到永升服務,擔任經營拓展總監。四年后,也就是2018年4月,他加入當時正籌備赴港上市的新城悅服務,出任首席營銷官及區域總經理。
新城悅服務不到四年,2021年10月,王中琦加入剛上市一年的合景悠活,擔任副總裁。
2024年8月底,合景悠活前總裁王建輝轉投國企越秀服務,王中琦上位接任首席執行官。
王中琦上任后蕭規曹隨,延續了王建輝的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同時強調優化收入結構,加強風控與發展質量。
但現實并不樂觀。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合景悠活的營收、毛利和凈利潤仍然負增長,繼續虧損。
于是,在2025年9月15日,上任剛滿一年的王中琦選擇了辭職。
高地物業成立于2006年,隸屬于大佬郭廣昌的復星旗下物管平臺,2019年品牌升級,改名高地城市服務產業集團。
2021年上半年,高地動作頻頻,不僅注資成立了多家物業和信息類公司,還引進了正榮服務前總裁黃亮擔任董事,一度有意分拆物業平臺上市。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和2021年兩年間,共有30家物企掛牌上市,是2018-2019年的兩倍有余。
但2022年起,風口轉向,物業股整體表現低迷,上市熱潮迅速降溫。當年新上市物企僅6家,行業增速放緩、盈利下滑成為普遍現象。
隨著風口過去,復星的物管造富故事暫告了一段落,而復星系也爆出了資金鏈危機。
2022年9月前后,復星密集減持了復星醫藥、金徽酒、海南礦業、中糧工科等多家公司股權。
作為資產變現的一部分,高地物業也被擺上貨架。
不過,接盤的不是外人,而是同屬復星系旗下的豫園股份。2022年9月28日,豫園股份以2.6億元對價收購高地資產管理100%股份。
高地資產管理原先由復地集團持有100%股份,復地集團及豫園股份實際控制人均為郭廣昌。
收購高地物業一年后的2023年9月,豫園股份將高地與旗下商業管理公司進行業務整合,宣布推出全新的“豫園復悅生活”平臺。
根據官網介紹,豫園復悅生活聚焦居住空間、商業空間、城市公共空間,形成“物管+商管”綜合運營框架。
其中,高地物業主要負責物業服務、生活服務、資產服務和城市服務四條業務線,旗下設有“高地悅居”“高地商服”“高地城服”等子品牌;而復悅商管則主攻實體商業,擁有“復悅城”“復悅里”“復悅薈”三條產品線。
從組織架構來看,高地物業屬于上市公司豫園股份旗下的三級子公司。即便未來“豫園復悅生活”分拆上市,高地最多也只是二級子公司。
再看規模:根據豫園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其商業綜合運營與物業綜合服務收入為12.83億元,而合景悠活同期的營收是16.58億元。
無論是從公司體量,還是平臺層級來看,40歲出頭的王中琦這一次轉身,怎么看,都是一次“降維”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