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浩 發自市中區公安分局
凌晨報警電話打破雨夜寧靜
![]()
7 月 12 日凌晨 3 點,市中區公安分局接到一通急促的報警電話。"警官!我在老紡織廠廢樓里發現個人,一動不動的,好像沒氣了!" 報警人是廢品回收員老張,他在電話里聲音發顫,還夾雜著雨聲和風聲。
接警后,刑偵大隊民警李建軍帶著隊員冒雨趕到現場。老紡織廠位于城郊,早已廢棄多年,只有幾盞路燈在雨霧中發出昏暗的光。"當時雨下得特別大,我們打著強光手電往里走,地上全是碎玻璃和廢棄零件,走一步滑一步。" 李建軍回憶道。
當民警走到廢樓三層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一名男子蜷縮在墻角,臉上纏滿透明膠帶,只露出兩只眼睛,雙手被反綁在身后,早已沒了生命體征。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男子胸前的衣服上,用紅色顏料畫著一個奇怪的三角形符號,符號邊緣還沾著細小的纖維。
現場勘查牽出更多疑點
![]()
法醫很快趕到現場,經過初步檢查,死者年齡在 35 歲左右,身上沒有明顯外傷,但嘴角有少量血跡。"死者嘴里被塞了棉布,膠帶纏繞了至少 20 圈,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法醫對民警說。
技術人員在現場展開細致勘查,除了死者身上的神秘符號,還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個被踩扁的煙盒,里面還剩兩根未開封的香煙。"煙盒上的指紋被雨水沖得模糊不清,但我們提取到了一些殘留的 DNA,已經送去實驗室檢測了。" 技術人員小王說。
通過死者身上的身份證,民警確認了死者身份 ——34 歲的個體商戶張強,主要經營建材生意。"我們聯系到張強的家人,他妻子說張強前一天晚上出去談生意,之后就再也沒回來,電話也打不通。" 李建軍告訴記者。
走訪調查發現關鍵線索
![]()
為了盡快查明真相,民警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在案發現場周邊勘查,尋找更多線索;另一路則對張強的社會關系展開調查,走訪他的家人、朋友和生意伙伴。
在走訪過程中,民警了解到,張強最近在跟一個名叫李偉的承包商合作一個建材項目,兩人因為工程款的問題發生過多次爭執。"有目擊者說,前一天晚上看到張強和李偉在一家餐館吃飯,期間兩人吵得很兇,最后不歡而散。" 李建軍說。
根據這條線索,民警很快找到了李偉。面對民警的詢問,李偉一開始神色慌張,拒不承認和張強的死有關。但在民警出示的證據面前,他最終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真相大白:工程款糾紛引發血案
![]()
原來,張強和李偉合作的建材項目中,李偉拖欠了張強近 20 萬元的工程款。張強多次上門催要,李偉都以各種理由推脫。案發前一天晚上,李偉約張強在餐館見面,假意商量工程款的支付問題,實則想讓張強寬限一段時間。
席間,兩人再次因為工程款的問題發生激烈爭吵。"當時我實在沒辦法,就想著把他帶到廢樓里,嚇唬嚇唬他,讓他別再逼我要賬。" 李偉說。沒想到,到了廢樓后,張強情緒激動,揚言要去法院起訴李偉。
情急之下,李偉失去了理智,從地上撿起一根廢棄的鋼管,朝著張強的頭部打去。張強被打暈后,李偉害怕事情敗露,又用棉布堵住他的嘴,用膠帶纏住他的臉,將他反綁在墻角。"我當時太慌了,看到地上有紅色顏料,就隨手畫了個符號,想混淆警方的視線。" 李偉懊悔地說。
目前,李偉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市中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