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處在技術突破與生態重構的關鍵節點。“十四五”時期,青島抓住產業“彎道超車”的關鍵轉折期,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首位產業進行謀劃,加速布局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高端軟件等產業方向,使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強勢崛起。隨著京東方、歌爾、東華云都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投用,由龍頭項目牽引的產業鏈條在這座制造強市葳蕤生長
在青島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南側,青島西海岸新區開投芯屏產業園項目二期拔地而起,一標段6座廠房、二標段10座單體主體結構已于近日順利完成封頂。自2023年底項目一期投用以來,一批高新及專精特新企業已入駐,助力青島拉長新型顯示產業鏈條。
![]()
位于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的京東方青島基地項目。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下游應用領域,青島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然而,上游芯、屏環節的缺失,一度是制約“青島制造”向“青島智造”躍升的短板。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處在技術突破與生態重構的關鍵節點。“十四五”時期,青島抓住產業“彎道超車”的關鍵轉折期,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首位產業進行謀劃,加速布局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高端軟件等產業方向,強勢崛起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隨著京東方、歌爾、東華云都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地投用,由龍頭項目牽引的產業鏈條在這座制造強市葳蕤生長。青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挺立起更多產業“支點”,從“產業突圍”走向“生態布局”。
搶入“后摩爾時代”
在算力需求爆發的當下,3D集成作為先進封裝技術,讓芯片在性能、功能、功耗、成本上有巨大優化空間,是破局“后摩爾時代”的“戰略利器”。
身為青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鏈主,物元半導體的混合鍵合技術填補了國內3D集成產業鏈的空白,已形成涵蓋近存計算AI芯片、新型存儲器、Micro-LED新型顯示芯片等前沿領域的產品體系,獲得多個商業化訂單。
從更長遠的產業鏈式布局視角來看,物元項目的引領性不止于技術突破,還在于構建更加自主的產業生態。物元與華通創投共同發起的國內首支“3D集成電路產業發展CVC基金”,規模10億元;聯動中微半導體、中科飛測等10余家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從設備到檢測的國產化供應鏈閉環,實現設備國產化率超70%,原材料國產化率超85%。
“十四五”期間,青島加力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關鍵環節,在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及材料、裝備等配套行業,基本實現產業鏈全覆蓋,躋身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第84位。僅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就相繼落戶思銳智能、中微創芯、方益科技、貝斯蘭等48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投資約1800億元。
今年6月底投產的青島思銳智能半導體先進裝備研發制造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同時提供離子注入機和原子層沉積設備的項目,填補了青島在半導體核心裝備整機制造領域的產業鏈空白。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化合物半導體襯底晶片的企業,華芯晶電打破了國外壟斷,在藍寶石襯底、磷化銦襯底、氧化鎵襯底等方向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研發生產體系,公司月產能已達近百萬片,實現了從晶體生長到襯底加工的全流程可控。
AI時代的“屏”實力
眼下,在京東方青島基地,47條生產線火熱運轉,從這里下線的各類顯示模組將應用在手機、顯示器、物聯網、VR等智能終端設備上。項目滿產所具備的能力,可以達到年產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組1.5億片。
這“1.5億片”,是青島在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領域重要性的直接體現。一個更直觀的說法是——全球每新增十部手機,至少有一部手機的顯示模組產自青島;全球每新增五臺顯示器,就有一臺顯示器的顯示模組來自青島。
青島歷來是國內重要的電視整機生產基地。2024年海信視像電視全球出貨量為2914萬臺,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二,市場份額達14%。然而,AI時代為顯示產業創造了多元的應用場景,也創造了新型顯示突破發展的新機遇。
青島抓住這一風口,以龍頭的力量集聚資源,補齊青島缺失的上游背光模組等核心材料和設備制造、中游顯示模組制造等環節,和海信視像、歌爾等下游終端制造龍頭一起構建了城市新型顯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在京東方青島基地所在的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園區企業是“鄰居”也是“上下游”。在與京東方一路之隔的萬達光電(青島)智造生產基地內,6條SMT貼片生產線開足馬力,空白電路板經貼條、印刷、SPI檢測、貼片等多道工序后,一批批產品成功下線并打包入箱,發往京東方青島生產基地。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青島新興產業液晶顯示模組器件支撐力已形成,激光顯示技術快速發展,在液晶材料、OLED發光材料、柔性顯示材料領域已初具優勢,產業鏈配套水平持續提升。2024年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實現營收超500億元,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獲評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多賽道發力加碼融合創新
數字經濟時代的加速演進,讓新一代信息技術向更多的產業領域滲透。青島布局產業多賽道,在數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中,不斷裂變出新的發展空間。
在虛擬現實領域,青島坐擁的國家虛擬現實青島創新中心是該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聯動全國70%的虛擬現實科研力量。歌爾依托位于青島的全球研發中心,不斷拓展創新維度、放大業務版圖,如今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出貨量80%以上份額。
青島地鐵牽頭研發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開創了國內無人駕駛地鐵的先河;軟控集團研發的橡膠裝備工控系統(MCC)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以超過30%的全球使用率穩居行業領軍地位……在高端軟件領域,青島于2020年獲批全國第五個“中國特色軟件名城”,在工業軟件等領域形成了獨特優勢。
在全球數字科技的浪潮中,更多的“青島先導力量”正在凸顯。而這座城市深厚的產業底蘊,助推了這些“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的創新成果持續生成。
今年6月,作為家電領域唯一一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孵化的青島銀河邊緣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島發布新一代端側AI感知芯片。這一芯片是首顆服務家電、機器人需求的端側AI感知場景專用芯片。此時距離銀河邊緣上一代AI芯片的誕生,僅過了半年多。
這背后,是國創中心基于智能家電產業的深刻洞察布局的創新體系。針對智能家電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國產化芯片、傳感器、自主算法、大模型等能力短板問題,國創中心搭建了從芯片到整機再到場景的完整測試體系和測試能力。這讓國創中心可以緊扣產業需求進行芯片設計,極大地縮短了智能家電國產化芯片的迭代進程。
今年1月,海信發布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實現從傳統“單一控光”到“光色同控”的跨越,用“中國方案”重新定義全球高端顯示標準。突破“光色同控”的關鍵點在于算力算法,而海信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光色同控AI畫質芯片信芯H7提供了核心支撐,內置三維光色同控算法,能實時分析顯示場景,智能識別畫面內容,自適應調節三基色光源的亮度實現高精度控色。
專注于功率半導體器件開發的中微創芯,也在與城市產業同頻的創新中打開了新的生長空間。目前,中微創芯研發的IPM產品,在比肩國際先進技術的同時兼具性能和成本優勢,為國內新能源、家電等領域創新提供了穩定供應的高端功率模塊。
面向未來,青島向車規級芯片、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新型顯示技術四個細分賽道發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當海信的激光電視搭載“青島芯”走向全球,當歌爾持續刷新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青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在生長出更具活力的產業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