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如果有時間和老輩人坐著閑聊,他們三句話,不離自家的莊稼,碰到天氣長時間不下雨,就會開始急,期盼著可以早點下雨,如果連續的陰雨天氣,則是希望天氣可以放晴。而且在長期的過程中,還形成了很多的俗語農諺,比如農諺就有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霜降到了,為啥怕晴天?農諺咋預兆的?
![]()
霜降,乃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我們看看周圍的一個環境,草木黃落,蜇蟲咸俯,寒氣漸侵。早上起床比較早的話,你還能看到枯草上面的白色結晶,而它并非是從天而降,而是告訴我們大地在晴空萬夜里散盡了熱量,然后與寒冷的空氣相遇,從而凝結而成的。
![]()
和其它的節氣有些不同,霜降它表示的是天氣由涼轉寒的一個過程,而且也是秋到冬的一個過渡,而這天的天氣情況,也會對后續的天氣,產生很大的一個影響,甚至害怕這天出現晴天。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為啥害怕霜降晴天?
霜降雨,就是霜降這天遇到下雨的一個天氣,而霜降晴,說的則是霜降當天出現晴天,如果這天下雨的話,人們反而不會太過于的擔憂,如果這天是出現了大晴天,那么人們就會比較的害怕,那么這個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
這其實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如果霜降出現了下雨天或者是陰天,我們會感覺到特別的寒冷,而這個時候,不正是寒冷的一個時候嗎?冷空氣越發的強勁,很符合這個季節的規律。
而霜降這天是晴天,那么表示暖空氣還比較的強,壓制了冷空氣,如果長時間的晴天,不見到下雨的話,那么播種下去的作物也很難發芽,而且冬天的寒冷也會相對比較的滯后,甚至還有可能直接導致“倒春寒”的一個出現。
![]()
所以人們害怕晴天,并不是說真正害怕這種天氣,而是擔憂后續對作物造成的一個影響。你想一下,此時已經由秋到冬進行過渡了,寒冷一點,會凍死病蟲害,而太過于溫暖的話,害蟲便能安全過冬,來年春季便會大量滋生,嚴重危害莊稼。
此外,像冬小麥還有油菜這些,如果沒有經過低溫的鍛煉,那么出現暖冬,就容易導致消耗過多的養分,從而導致它的抗寒能力出現下降,一旦倒春寒出現,極易形成嚴重的凍害,導致減產。
![]()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情況,那就是造成水分的短缺,霜降晴天,后續如果接連出現晴天,甚至是出現暖冬,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春旱的出現。
霜降是晴天,農諺咋預兆的?
1、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
2、 霜降晴天,冬不冷。
3、 霜降無雨,一冬晴。
4、 霜降無雨,來年吃糠。
5、 霜降晴,餓死百菜蟲。
6、 不怕九月淋,就怕霜降晴。
7、 霜降有雨,開春雨水多;霜降無雨,冬春旱。
8、 霜降下雨連陰雨,霜降不下一冬干。
9、 霜降落了雨,冬季大雪飛。
![]()
從這些農諺俗語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害怕霜降晴天,并不是真正討厭晴空麗日,而是擔憂自家的一個收成,畢竟在以前可是靠天吃飯,天地萬物皆有其時,順之則昌,逆之則殃。如果是出現了極端的一個天氣,或者是出現了截然相反的一個情況,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一個豐收,所以這個晴,更多的是擔心糧食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