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每個節氣平均有6個節氣,在整個二十四節氣中,立冬位列第19,由此排序也可以看出,其是冬季開端,此后將是漫長的冬季。
節氣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所以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民俗節日的一部分,立冬更是如此,民間將其稱為立冬節,屬于“四立八節”之意。自古以來都深受重視,在其來臨之際,各地都流行著豐富的傳統習俗,比如祭祖,迎冬,置辦冬衣,囤冬菜,釀黃酒,掃芥,補冬等等,這些內容讓立冬的儀式感更強,反映出人們對今年這最后一個季節的重視,同時也正是通過這些傳統,為過冬做好充足的準備。
![]()
節氣對于氣候的表達也是非常準確的,所以在節氣大多都體現著非常重要的氣象意義。立冬作為冬的起點,更是不能不重視的一個節氣。古人將其分成三個階段,首先從這個節氣開始,氣溫將會下降到0度之下,使得水開始結冰;往后溫度繼續下降,大地中的土壤也開始凍住結塊;此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也很少能見到,這意味著自然萬物開始閉藏的模式,以度過寒冬。
![]()
氣候的變化不是在朝夕之間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雖然立冬來臨,但是天氣的變化往往會出現反復的情況。屆時下半年在地表所積攢的熱量逐漸散失,而所能接收到的輻射熱量也越來越少,所以整體上的溫度會持續下降。當然立冬以后,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晝短夜長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往往在下午五點左右天就漸漸黑了。這樣的氣候環境適合修養身體,在作息上盡量與自然同頻,早睡早起,并且在飲食中也要注意營養的搭配,以平衡在嚴寒中的消耗。也為來年開春蓄能。
![]()
關于冬天,民間有著冷冬與暖冬的說法,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但人們可以通過了解冬天的氣候,來做好準備。每逢立冬到來之際,老人們便會念叨各種民俗諺語,其中有這樣一句“立冬在月頭,過年不出手;立冬在月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立冬是在哪里?是冷還是暖?下面就依照民諺結合今年的具體情況來看看吧~
![]()
從節氣的劃分來看,其與公歷制定的依據是保持統一的,所以在公歷當中,交節日期是確定不變的,在11月7號或是8號,所以這里的月頭,月中等情況是指農歷。而在傳統里,立冬屬于十月節,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其是在農歷的十月中到來,有時是十月初,晚一些的話則是在十月中旬。
根據老祖宗的經驗來看,若是立冬在十月的月初,那么到了過年的時候都不能露出手,也就是代表天氣特別寒冷的意思。
假如立冬趕在十月的月中,那么穿著單衣就能度過冬天,這里明顯是夸張的說法,但可以讓我們形象地理解到,這樣的情況會遇到暖冬,不會有頻繁的寒冷空氣降臨,整個冬日的氣候顯得比較平穩。
![]()
今年立冬是在哪里呢?
2025年是比較特殊的,在閏六月的影響下,在此之后的節氣都顯得早了不少。從日歷中可以看出,立冬的農歷日期為九月的十八,這樣的情況屬于立冬在月尾。這樣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不過此處的月尾,并非是十月的月尾,而是九月的月尾,老人們也有說法,那就是“倒春寒”。這意味著立冬來得早,寒冷的氣候也會提前到來,回暖會比較早,一般在春節前后會有明顯的回溫。但是在春天二三月的時候,往往還會出現低溫陰雨天氣,形成倒春寒。
這樣的氣候對于農作物的影響比較大,屆時越冬的作物剛準備返青,在倒春寒中容易被凍傷。所以屆時要做好準備。
![]()
根據民諺來看,今年的冬天可能會相對暖和,但在來年春天大概率會遇到倒春寒。當然在參考老輩智慧的同時,我們也要多關注氣象活動,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對。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拍圖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