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相,被外界認為是一個“不尋常的”情況,而她上臺后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中國,似乎驗證了這個看法。對此,中方送上了一句忠告,具體內容是什么?
當地時間10月21日,日本出現了歷史性一刻,該國誕生了第一位女首相,她就是64歲的高市早苗。在就職發布會上,高市早苗特意佩戴了珍珠項鏈和珍珠耳環,其裝扮很像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
不過,撒切爾在英國政壇是一位爭議極大的人物,一些人盛贊她是“杰出政治家”“代表一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另一些人則抨擊其“分裂英國”“只給國家留下分歧、自私自利和貪婪”,英國主流媒體《衛報》甚至反對給撒切爾舉行國葬。
![]()
而高市早苗剛成為日本首相,就被認為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物,她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把日本的侵略戰爭說成“自衛戰爭”,還多次以公職身份“拜鬼”,并主張大幅度增加日本的防衛預算,并在競選期間重申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
高市早苗的上任,很可能是日本的標志性事件,表明這個國家已經走上了“全面右翼化”的道路。多年來,日本和韓國竭力在中美之間尋求“戰略緩沖空間”,維持政冷經熱的路線。但在拜登時期起,美國就施壓盟友們“站隊”。隨著特朗普重回白宮,日韓再也無法尋求戰略均衡,逐漸回歸冷戰時期“美國戰略橋頭堡”的地位。尋求對華務實的石破茂被迫下臺,就凸顯了這個情況。
![]()
在這種背景下,自民黨選擇讓高市早苗上臺,其實是一場“豪賭”,他們想要利用日本“全面右翼化”,來穩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此前,小泉進次郎拜訪麻生太郎,想要后者支持他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得到了一句“現在當首相不是好事”的話。麻生這句話有私心,他想要自己的“傀儡”高市上位,但也沒有說錯。因為在日本“全面右翼化”,自民黨再上穩健派沒有意義,還不如上個激進派進行“最后一搏”。畢竟,在2005年后,自民黨3年換了3個首相,最終丟掉了執政地位。現在,自民黨又面臨類似情況,如果高市打破不了僵局,那么丟掉執政地位是遲早的事。
![]()
而從高市上臺的情況看,她的“第一把火”,果不其然就燒向了中國。在就職發布會上,高市就表示要全力推動《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通過,讓日本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上,避免陷入被“特定國家”控制的局面。這個“特定國家”是誰,已經無需多言。在外交方面,高市直接把美日同盟定性為“核心支柱”,強調會盡快與特朗普會面,還聲稱要在東盟峰會和APEC領導人會議上,推動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這個戰略,就是安倍晉三向美國“獻策”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集體防衛”來圍堵中國。在軍事上,高市的意圖更加激進,想要實現“日本的軍事全面松綁”。而高市的最終目的,則是實現日本的“國家正常化”。
但按照常理來說,一個國家想要正常化,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拿回經濟主權和軍事主權。與日本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就通過多代領導人的努力,構建了以德國技術為核心,搭配俄羅斯的低價能源、東歐的勞動力、中國的原料、初級工業品和市場的制造業體系,進而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因為經濟上的影響力,德國一度成為歐盟實際的領袖。如果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修建“北溪”項目,與俄羅斯“綁定”的計劃能夠實現,那么靠著德國強大的制造業,以及俄羅斯源源不斷的能源和原材料,新的“世界一極”很可能誕生。但默克爾這項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德國有美國駐軍,很多政客也深受美國影響,有些人甚至就是“美國代理人”。
![]()
因此,日本想要“正常化”,他們真正要面對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在高市早苗勝選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此事時,送上了一句忠告:“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維護雙邊關系政治基礎,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而且,中國也有很多辦法,可以敲打日本。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中國對日本都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連世界第三都沒有守住,先后被德國和印度超過。如果高市早苗不聽勸,中國會“新仇舊恨”一起算,讓日本直面14億人的怒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