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大眾三年四冠的榮耀,絕非偶然的運氣加持,而是其將“客戶訴求”視作戰略資源、將“質量問題”當作進化契機的必然結果。
文 / 吳毓
日前,中國質量協會2025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CACSI)榜單揭曉,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憑借卓越實力,一舉斬獲合資品牌銷售服務滿意度、售后服務滿意度的雙料冠軍。
回溯過往,一汽-大眾還分別獲得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2023年)與中國汽車質量管理獎(2024年)。
![]()
短短三年時間,四項品質桂冠。
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是一汽-大眾質量管理體系的堅實支撐。但更值得深入探究的,是其對于“質量問題”的定義與對“客戶抱怨”的認知,已經有顛覆性的變革。
或有人會質疑,這豈不是一句廢話。質量問題客觀存在,客戶抱怨每天都有,再怎么定義怎么認知,難道能讓問題憑空消失,能讓抱怨隨風飄散?
正如管理學界常說“認知決定行為,行為塑造結果”。對問題的定義與定位不同,其行動邏輯與最終結果,往往會有天壤之別。而一汽-大眾的實踐,正是對這一概念的生動詮釋。
![]()
早在多年前,一汽-大眾就已前瞻性地建成行業首個“客戶抱怨聚合平臺”,為其質量管理體系安上了“智慧大腦”。
一方面,該平臺打破數據壁壘,將旗下三個品牌的全維度數據盡收囊中,無論是經銷商反饋的一線市場、400熱線接到的客戶投訴,還是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爆料的零星抱怨,都被精準捕捉,為后續的判斷與決策提供全面、真實的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平臺整合跨職能、跨領域的專家資源,有負責動力、底盤、車身的,也有擅長智艙、智駕,形成強大的“智囊團”,共同分析問題根源、制定解決方案,大幅提升了問題響應速度與解決質量,真正實現“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在這一平臺的賦能下,“客戶抱怨”不再是令人頭疼的麻煩,而是指引品質提升與服務優化的信號燈。
例如有客戶反饋“車機卡頓”,大多數品牌可能會簡單判定系統bug,建議重啟或刷機。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治標而不治本”,今后大概率還會發作。
而一汽-大眾的“客戶抱怨聚合平臺”會開啟“追根溯源”模式:是芯片算力不足,還是系統優化不到位,抑或是軟件與硬件兼容性問題……唯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避免客戶反復遭遇同樣問題的困擾,做到“一次解決,終身無憂”。
![]()
在平臺的賦能下,“質量問題”也不再是引發質疑與推諉的“導火索”,而是改進工作提升效率的“機遇窗”。
假如有客戶抱怨續航縮水,有些企業可能會進入部門間的“責任拉鋸戰”,先懷疑客戶駕駛習慣、再質疑場景路況特殊,層層審批、環環推諉,最終是在數周之后發出一份輕飄飄的“致歉信”。
但一汽-大眾的“客戶抱怨聚合平臺”,會迅速召集各領域的專家,把驗證的數據與車機的數據拉出來對比,看看需要增加路況驗證,還是優化續航模型,幾天時間就會有修正方案推送,客戶滿意度當然提高。
不僅如此,一汽-大眾的研發端還聚焦中國特殊用車環境,重構整車測試場景與試驗路譜,大幅提升城市工況至70%;測試團隊強化六大全氣候極限測試,覆蓋中國典型環境;開發8模塊49項客戶場景專項試驗,應用環境艙模擬技術,突破季節限制,實現中國客戶真實用車場景的全覆蓋。
![]()
此外,一汽-大眾的制造端,還針對德系標準與中國客戶需求的差異痛點,重構了客戶導向質量檢查體系。基于中國客戶高頻使用場景及TOP100抱怨數據,系統萃取并固化檢查項目,通過QIS智能檢查系統實現任務智能派發、移動端實時錄入與閉環管理,在工廠確保檢查項目的高效落地。
![]()
正是一汽-大眾所搭建的“客戶導向預防式質量管理體系”,對客戶訴求的全維度洞察與高效解決、制造質量管控體系本土化重構,以及對中國工況質量驗證新標準的開發,實現客戶滿意與質量指標的雙重提升。
“認知決定行為,行為塑造結果”從來不是一句空洞的理論,而是企業穿越市場周期、實現長久發展的底層邏輯,而“客戶為中心”則是這一邏輯的核心支點。
![]()
一汽-大眾三年四冠的榮耀,絕非偶然的運氣加持,而是其將“客戶訴求”視作戰略資源、將“質量問題”當作進化契機的必然結果。它用行動證明了“真正的品牌力,是把客戶的每一次不滿,都變成下一次信賴的起點”。
在當下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時代,一汽-大眾的實踐不僅為汽車行業樹立了質量管理的新標桿,更為所有追求長遠發展的企業提供了寶貴啟示:唯有錨定“客戶為中心”的航向,重構對問題的認知與應對邏輯,才能在挑戰中發掘成長的機遇,最終實現企業價值、客戶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深度融合與持久共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