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號召33個國家對中國發起戰略圍堵,一面又請求中國收回稀土禁令,可以讓中美關稅暫緩期再次延長3個月,美國這自相矛盾的做法到底是出于怎樣一種心思?
01 美國喊話中國放開稀土管控可以換取美國3個月的關稅豁免
為了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美國近期做出了大量努力,不但決定采購10億美元的稀土礦物應對中國的壟斷,還拉攏日印澳、歐盟等33個國家搞一個“去中國化”的關鍵礦產供應鏈,以此來對中國發起稀土圍堵。
![]()
然而另一邊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新聞發布會上又喊話中國,表示“如果中國能夠取消新發布的稀土出口管控措施的話,那么美國或許會再次延長對華商品關稅豁免期3個月”。
按照此前中美會談的結果,中美關稅暫緩期在11月11日就要到期,而在這期間特朗普聲稱并不考慮再次延長關稅暫緩期,也就是說在11月11日這天到來之前,如果中美沒有在關稅政策上達成一致意見,那么雙方的關稅將直接回到4月份的超100%,讓雙方貿易直接陷入完全中斷狀態。
如今距離這一最后期限到來僅剩下20多天的倒計時,因此美國在這段時間頻頻對華施壓,限制半導體出口、對華船舶征收額外關稅、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但特朗普又表示自己并不會放棄和中方領導人的會面,在月底韓國召開的APEC峰會上,他將會與中方領導人就關稅問題展開一系列談話。
![]()
APEC峰會很可能是中美解決關稅問題的關鍵機會
按照中美領導人會晤時間以及中美關稅暫緩期到期時間來看,這次的中美領導人會晤很可能是雙方解決關稅問題的最后機會,因此美國在這段時間的對華制裁也就不難理解了,顯然這是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政策,想通過各種離譜的制裁來換取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妥協。
![]()
但這種極限施壓政策在中國這里顯然并沒有什么用,針對美國的各項制裁,中方除了進行對等回應之外,還進一步加強了在稀土出口上的管控力度,除稀土礦物外,稀土加工設備和技術也被納入到了管控范圍內。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就著急了,畢竟美國的軍工業生產已經離不開中國,原本失去了中國的稀土供應就已經難受了,現在連加工稀土的設備和技術也失去了,對于美國的一眾軍火商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02 33國對華圍堵在各懷心思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成功
美國聯合33個國家搞稀土戰略圍堵,實際上更多的是一個口號,德國的汽車產業、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一旦失去了中國的稀土供應短期內根本找不到替代供應商,這也是德國經濟部長為何會承認擺脫中國的稀土供應根本不現實的重要原因之一。
![]()
歐盟所謂的“去中國化”關鍵礦產供應鏈,實際上只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本土10%的關鍵礦產本土加工,即便是實現了這一目標依舊需要大量進口稀土,并且這一目標能否實現還是另一回事。
美澳合作開發稀土,在日本建立精煉廠,但這幾個國家的稀土精煉技術只達到了中等水平,遠不如中國的稀土精煉加工技術。
![]()
美西方國家如果說在聯合一起的情況下,確實有可能建立起一條稀土供應鏈,但這個供應鏈需要的時間確實十年甚至是數十年,特別是在利益的影響下,這30多個國家不可能和美國一起賠錢搞“去中國化”的稀土供應鏈。
![]()
美國也很清楚的知道這點,因此是做兩手準備,一面在稀土上進行投資開發,一面又利用關稅問題來讓中國放棄稀土管控。但中方到底會不會放開稀土管控來換取關稅暫緩期的再次延長,在4月份的中美關稅大戰之時中方已經給出了回應,高額關稅下的中美,對于早已完成“去工業化”的美國而言,絕對是最先受不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