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和《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制定背景、核心目標及重點任務。
學前教育啟用更多公辦幼兒園,更加優質普惠;基礎教育直面人口變化帶來的結構問題,初中渡峰、高中擴容;構建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體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7年,青島的學前教育將打造成為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示范樣板,基礎教育質量和發展水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
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0%
《青島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是對教育強市規劃綱要的具體落實,以優質普惠發展為總體目標,強調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鞏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成果,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示范樣板。
該項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普惠性資源結構持續優化。2027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0%。二是保育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全面落實,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進一步健全,補齊農村發展短板,保育保健水平進一步提升,協同共育體系更加完善。三是普惠性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政府財政支持學前教育普惠性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保教隊伍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持證上崗率100%,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比例達到65%。四是幼兒園管理進一步規范。幼兒園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辦園行為進一步規范。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實施托幼一體化管理,幼兒園托班提供托位不少于1.5萬個。
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重點圍繞優結構、提質量、強保障、促改革、嚴管理五個方向展開。在普惠性資源結構布局優化方面,主動適應新的學位供需形勢,一方面,優化資源結構,通過將新建設的小區配套幼兒園開辦為公辦園、回購回收回租民辦園等途徑,持續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支持優質普惠性民辦園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統籌當前和長遠,優化資源布局,做好公辦園撤并調整和閑置資源統籌使用。在鄉村學前教育改革提質方面,主要著眼于農村園硬件、軟件的提升,通過優化農村園布局、改善農村園辦園條件、深化鎮村一體化改革、城鄉聯盟辦園等措施,抬升我市學前教育發展底部,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城鄉學前教育一體推進、均衡發展。
同時,推動聯盟辦園升級,加快跨區域聯盟辦園探索,推動市級層面實驗項目園聯盟和跨區域城鄉聯盟兩類聯盟建設,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和引領作用;突出園長、專任教師、保育員三支隊伍建設,至2027年,新培養名師名園長50人,骨干教師、菁英教師400人,表揚優秀保育員100人;重點提出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負擔保育教育成本的投入機制,逐步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并建立相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建立科學的市、區市財政補助經費分擔機制,健全普惠性民辦園分級補助機制、小規模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定額保障機制;持續推進幼小雙向科學銜接,推動殘疾幼兒隨園保教,強化園家社協同育人,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托幼一體化改革是順應新的發展形勢和社會需求提出的一項新的改革任務。目前,全市范圍內正在積極推進幼兒園托班的開設,已經有300多所幼兒園開設了600多個托班,提供托位約1.2萬個,另外還有300多所幼兒園的400多個托班正在備案過程中。在托幼一體化改革方面,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支持幼兒園在滿足3-6歲幼兒入園需求的基礎上開設托班,招收2-3歲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對托班的管理責任、保障機制、教師配備、一體化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實現托班管理規范化。
實施初中渡峰、高中擴容
《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總體目標是:到2027年,建立起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持續優化教育布局,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
具體來說,要實現“兩段”“兩類”教育的新突破。一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全域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驗收,緩解大校額、大班額問題,城鄉、校際差距顯著縮小。二是普通高中優質特色。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打造10所優質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三是特殊教育優質融合。完善15年一貫制特殊教育體系,打造“海納百川”融合教育品牌,發揮孤獨癥教育全國示范作用。四是專門教育優質規范。健全教育矯治課程體系,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保障特殊群體學生健康成長。最終,讓青島的基礎教育質量和發展水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在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方面,適應學齡人口變化和城市更新需求,探索建立“市級統籌、市區(市)結合”的管理體制,實施“初中渡峰學位保障行動”和“普通高中學位有序擴容行動”,建立跨區域、跨學段學位余缺調配使用機制,優化全市教育設施布局規劃;通過學區制改革、“一長多校”集團化辦學,推動師資、校舍、設備等資源共享,滿足每個孩子都“上好學”的愿望。
在義務教育市域優質均衡方面,以市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為核心任務,完善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機制,推動優質資源向鄉村延伸,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有序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撤并。協同推進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深化行動,開展校長培訓、研修、論壇等活動,通過“一對一”專家指導、教研員包靠、校長跟崗培訓等方式,推動新建校和鄉村學校100%加入優質教育集團。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推動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既是回應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設教育強市的重要支撐。下一步,我市將高起點建設青島二中、五十八中等優質高中新校區,實行“優質高中+薄弱高中”“優質高中+普通高中”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公辦高中學位供給,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完善特色高中創建機制,深化“特色學科+特色高中”模式,打造10所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深化職普融通,建設高水平綜合高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發展路徑。
同時,在課程教學提升方面,構建“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體系,建成400門特色精品課程;豐富課后服務課程超市,滿足學生特長培養需求,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完善市、區(市)、校三級教研機制。推進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和跨學科主題學習,推進大單元教學、學科實踐育人等創新模式,試點小班化教學、學段教育銜接、小學一二年級“樂考”三項改革,建成小初高一體化學業質量監測體系。在中小學科學教育促進提升方面,開齊開足開好科學教育課程,落實國家“沃土計劃”;開發跨學科科學教育校本課程,打造數字化資源庫;加強實驗教學,打造精品科學賽事;加強學科教室、創新實驗室、區域科學教育中心建設;配齊配優科學教師、科學副校長和科技輔導員,開展“科學家進校園”活動。統籌推進“脫穎計劃”“筑基計劃”“奇點計劃”等培養機制,構建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體系;培養尖兵教師和競賽骨干教師,建成10所示范基地校及2-4所國內名校,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全鏈條支撐。
此外,我市還將完善特殊教育學校十五年一貫辦學體系,推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學校,開發國際理解教育課程資源。支持中小學締結友好(姊妹)學校,建設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在上合示范區建成一批基礎條件優良、國際元素突出的國際化學校;加強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引領,探索教師教學述評、學生增值評價及綜合素質評價,推進“雙減”背景下的招生考試評價改革,建立適應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的評價和招生體系。探索實行義務教育“長幼隨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