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下降與需求回暖交織,橡膠期貨正迎來新一輪周期拐點。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國內橡膠期貨主力合約收報 15150元/噸,日內漲幅達 1.92%,成功突破15000元整數關口。 這一價格水平創下近一個月新高,日內資金增倉3.2萬手,持倉量增至98萬手,顯示市場做多情緒明顯回暖。
回顧歷史周期,橡膠價格在每年四季通常呈現先抑后揚走勢。當前節點,市場正處供需格局轉換的關鍵階段——東南亞雨季逐步結束,而國內停割期即將來臨。
一、周期規律:庫存、供需與價格的新平衡
青島地區天然橡膠庫存連續兩周下降。截至10月19日,保稅區與一般貿易合計庫存量降至 43.75萬噸,環比減少1.86萬噸,降幅達4.07%。
庫存去化速度加快,顯示需求改善明顯。
從周期角度看,當前庫存水平已低于去年同期,且去庫速度高于歷史同期均值。這一現象指向供需格局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下游輪胎企業開工率持續回升。截至10月17日,國內輪胎企業半鋼胎開工率小幅走高至 7.1成附近;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小幅走低至 6.4成左右。
盡管全鋼胎開工率有所下滑,但整體仍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
二、供需格局:供應壓力與需求韌性的較量
供應端,海外主產區天氣狀況改善。日本交易所(JPX)報告指出,當前主要產膠區天氣狀況良好,預計第四季度橡膠產量將保持穩定。
但泰國原料價格近期呈現漲多跌少態勢,泰國膠水價格維持在54.1泰銖/公斤,杯膠報收50.45泰銖/公斤,成本端支撐依然存在。
國內供應面臨季節性收縮。隨著冬季來臨,云南、海南等主產區將于11月下旬起陸續停割,國產全乳膠供應將進入低谷期。
需求端呈現分化格局。全球貿易摩擦升溫背景下,輪胎出口面臨不確定性。歐盟對華新乘用車輪胎的反傾銷調查仍在進行中,對美國市場出口受關稅政策影響。
但國內需求展現韌性。汽車產銷數據保持穩定,1-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2.6萬輛和127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0.9%。
“以舊換新”政策和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繼續為需求端提供支撐。
三、宏觀環境與資金流向
宏觀面呈現多空交織特征。全球主要國家貿易對峙擔憂逐步緩和,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美元走勢反復,影響著橡膠等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流。
橡膠板塊獲資金青睞。10月21日,A股市場橡膠板塊整體上漲2.08%,主力資金凈流入5281萬元,顯示市場對橡膠相關資產配置興趣增加。
期貨概念板塊也表現活躍,當日上漲1.50%,瑞達期貨漲停。 這反映出金融市場對商品期貨的整體樂觀情緒。
日元匯率波動亦對橡膠市場產生影響。日元兌美元升值0.1%至150.61,日元走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外買家的購買力。
四、未來推演:周期視角下的價格走勢
從季節性周期看,四季度是橡膠市場的傳統供應旺季,但歷史數據顯示價格上漲概率較大。 這主要源于國內停割期與海外雨季重疊帶來的供應收縮。
機構對后市判斷存在分歧。中輝期貨認為,橡膠短期有望延續震蕩拉升態勢,技術面超跌反彈疊加宏觀情緒改善,建議關注15500元/噸壓力位。
國泰君安期貨則持謹慎態度,認為橡膠基本面中性,庫存去化提供支撐,但供應端壓力猶存,短期或維持14500-15500元/噸區間震蕩。
中信建投期貨指出,在中美經貿關系緩和前,天然橡膠可能單邊承壓運行。 市場需要關注東南亞天氣變化及主要消費國的政策動向。
從更長周期看,非洲正成為全球橡膠供應新變量。科特迪瓦天然橡膠產量近6年年均增長20%左右,2024年產量達到166.2萬噸,成本低至6800元/噸,較東南亞低42%。
這種供應格局的變化將在長期內對橡膠價格形成壓制。
未來一段時間,橡膠市場將圍繞15000元中樞展開震蕩。隨著國內停割期臨近, 供應端將逐步收緊;而需求端則取決于國內汽車消費政策的持續性和海外市場的變化。
歷史周期規律顯示,11月前后橡膠價格多數年份呈現企穩回升走勢。當前橡膠期貨主力合約技術面呈現“陽包陰”看漲形態,若能有效突破15500元壓力位,上行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窗外,東南亞的橡膠林依舊茂盛,而期貨市場上的多空博弈永不停歇。
聲明:以上分析基于公開數據與周期模型推演,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