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曝出來的幾個省作協副主席中,他抄襲的程度最輕。
前文回顧:
在今年大范圍的文壇抄襲風波中,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即很多涉嫌抄襲者在作協任職。
且不說青島市作協副主席這種(參見:) 被曝出的省級作協副主席就有6位
我今天也來介紹其中的一位:廣東省佛教協會副主席陳繼明。
他1963年生于甘肅省甘谷縣,一級文學創作。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教授,現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一人一個天堂》《七步鎮》《平安批》《敦煌》等。
![]()
陳副主席也是榮譽等身:
短篇小說集《寂靜與芬芳》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小說曾獲中華文學選刊獎、中篇小說選刊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獎、小說選刊獎、十月文學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等。 部分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或被譯作俄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 2022年8月,作品《平安批》獲“青花郎·《人民文學》”2021年度長篇小說獎。 2022年9月22日,陳繼明長篇小說《平安批》入選首屆“《十月》年度作家作品”。 2025年1月,陳繼明的長篇小說《敦煌》入選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2024中國文學年度檔案。
之所以先說陳繼明,不是因為他涉嫌抄襲的行為多惡劣,恰恰相反,在被曝出來的幾個省作協副主席中,他抄襲的程度最輕。我是圖省事了。當然,目前僅對他的《敦煌》做了初步的查重比對,其他小說的情況還不清楚。
![]()
我們看看涉嫌抄襲最少的省作協副主席抄到什么程度。
1
他的小說《敦煌》涉嫌抄了李娟的散文《遙遠的向日葵地》
![]()
在“抒情的森林”曝出這一段之后,李娟曾跟評:
不說別的:“……除了黃金,還有白銀……它的金色永遠差一點紅色,它的顏色永遠差一點藍色” -這句話,他自己寫的話,恐怕想到老也想不出來。
![]()
不過,我們能看得出來,陳繼明不是整段照抄,他是有修改的。但那句“它的金色永遠差一點紅色,它的顏色永遠差一點藍色”特別個性化的語言,他幾乎原文照搬了。
同樣是陳繼明的《敦煌》,還涉嫌抄襲蘇童的小說《黃雀記》:
![]()
連佛教界的虛云和尚,竟也未能幸免:
![]()
最夸張的可能是抄襲唐達天的小說《沙塵暴》:
![]()
這就是典型的殺熟了。
![]()
許開禎透露了一些內情:
你可能還不知道,這位著名作家,是達天兄生前的好朋友,也是廣州那邊達天同學的作協領導,他居然就大段大段唐達天的作品了,而且更讓人恐怖的,唐達天先生遺作《地平線》(入選中作協山鄉巨變重大選題),還是他作的序。你說,你說,你說啊你。我在想,要不要以達天兄朋友名義,讓出版社把這個序先撤下來?如果不撤,是不是大家都很尷尬?當然,陳先生肯定不尷尬,他據說還抄他的好朋友另一位著名作家蘇的長篇(也見森林曝出的文字)。這些人到底怎么了啊?
![]()
2
大家看看,這本涉嫌抄襲的《敦煌》有多少名家推薦:
![]()
當抄襲的指控指向省級作協副主席時,我們不得不思考:文壇的道德底線究竟在哪里?
陳繼明副主席的案例之所以典型,不僅在于他的身份,更在于其抄襲行為所呈現的"精致化"特征。
與整段照搬的粗暴抄襲不同,陳繼明的做法更具技術含量。他會選擇性摘取精華,專門挑選李娟散文中”它的金色永遠差一點紅色”這類最具個人風格的句子,如同竊取珠寶中最璀璨的寶石;其他相關部分,則予以改寫。
他同時掌握了一種跨文本拼貼技術,可以同時挪用蘇童小說的意象、唐達天的敘述節奏,構建起一種“博采眾長”的假象。
對好友唐達天作品的挪用,恰恰出現在唐達天去世前后,這有點欺負逝者了。
這種“高智商抄襲”更值得警惕。它表明抄襲行為已從個別寫作者的失德,演變為某種精心計算的創作策略。
3
當然更值得批評的是作協系統的選擇性失明。
涉嫌抄襲的《敦煌》能入選“中國文學年度檔案”,且在此事被曝光三個多月后仍保持沉默,說明專業評審不僅缺乏基本的文本辨識能力,連基本的創作和評獎倫理都不要了。
我能理解,省作協副主席的身份無形中會為作品提供信用擔保,使得質疑聲音難以被嚴肅對待。但既然已經引發輿論場震蕩了,但凡要點臉,總不能裝聾作啞吧?
看看陳繼明得了多少獎,那些文學期刊、出版社和評獎機構,都在裝死。
很顯然,此案不僅是個體失德,更存在系統失范。
如果連省作協副主席都不能堅守文學底線,我們又能對誰抱有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