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橫跨寧啟鐵路的13座上跨橋是連接沿線多個鄉鎮的重要交通紐帶。因建成年代較早、長期缺乏系統維護,這些橋梁逐漸出現老化病害,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為此,我市交通部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牽頭聯合鐵路部門、沿線鄉鎮等多方力量,全面啟動系統性維修整治工程。目前,各項維修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完工后將全面消除安全隱患,為公眾出行與公鐵運營提供堅實保障。
![]()
10 月15日下午,在真州鎮茶蓬村的永華路立交橋維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10余名工人分工協作,專注地進行橋面鋪裝作業。據了解,永華路立交橋是此次寧啟鐵路儀征段13座待維修上跨橋之一,于今年7月底已完成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并于10月11日正式開工。截至目前,橋梁的清渣工作已基本結束。
![]()
“這次永華路立交橋的維修施工主要分為橋下和橋上兩部分。”永華路立交橋維修施工現場負責人李永超介紹,橋下部分主要包括混凝土缺陷修補、支座更換及墩臺六棱磚修復;橋上則重點進行橋面鋪裝和橡膠止水帶更換。“目前橋下作業已基本完成,預計兩到三天后開始橋面鋪裝及后續養護,整個橋面工程預計在十天內完工。”
![]()
盡管施工有條不紊,但“橋上橋下”同步推進的維修工程仍面臨諸多挑戰。李永超坦言,施工的最大難點集中在安全壓力大、技術要求高以及協調難度大三個方面。不過,針對這些難點,施工方已制定了完善的應對方案。
“為確保鐵路運營安全,我們所有施工都嚴格限定在鐵路部門批準的‘天窗期’——也就是鐵路不行車的時間段內進行,同時還設置了物理隔離措施,全力保障鐵路運行萬無一失。”李永超表示,在技術與協調難題的解決上,得益于儀征市交通運輸局的統籌協調,施工方與各方建立了高效的路地協作機制,“我們通過定期召開協調會,及時溝通施工中的問題,同時運用先進技術優化施工流程,確保信息暢通,保障工程順利推進。”
“天窗期”施工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新長工務段揚州橋梁車間揚州工區工長蘇輝表示,自項目啟動以來,鐵路方面積極對接地方政府,全程參與檢測評估與方案制定,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全力支持維修工程實施。“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地方及各施工單位的協同配合,確保鐵路運行安全不受影響。”
![]()
從發現問題到啟動維修,市交通運輸局扮演了“牽頭人”和“總協調”的關鍵角色。面對這些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該局創新工作機制,主動擔當作為,不僅統一完成了13座橋的所有前期工作,還積極爭取480萬元專項資金,為項目順利啟動提供了保障。
“此前,這些橋梁的管護責任不明確,是長期困擾我們的歷史難題。”市交通運輸局鐵路航空科工作人員蔡俊介紹,為解決這一問題,儀征市政府依據“橋隨路走”的原則,明確了5家管護責任單位,徹底厘清了“誰來管”的問題。此外,市交通運輸局還與新長工務段建立了常態化協調機制,“通過定期溝通,我們共同解決了施工方案審批、‘天窗期’設置等一系列關鍵問題,既確保維修工作能有效消除隱患,又避免對鐵路正常運行造成影響。”
![]()
據了解,13座上跨橋的維修施工已于今年7月下旬全面展開,目前各橋梁維修工作均按序時進度推進。蔡俊表示:“工程驗收合格后,我們將立即啟動管護移交程序,通過與各責任單位簽訂協議,實現維修橋梁的常態化、長效化管理,確保這些重要交通設施長期保持良好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