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吃瓜,秋吃果”,這我們的老祖宗總結的智慧,其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眼下已是深秋時節,枝頭的果實太多了,在秋風中散發出香甜的味道。蘋果,梨,柿子,石榴……不過如果讓我選擇一種,最經典的水果,我想應該是橘子,這種生長于南方地區的水果,陪伴著我這個北方人度過了三十多載,秋冬時節里,吃的最多的就是它。記憶深處最清晰的便是,火爐上放幾個,整個屋子里都是橘子的香味兒,那種味道讓人安心。
![]()
很多水果在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種植,比如蘋果,葡萄,不過橘子卻體現出明顯的地域性,“橘生淮南則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所以北方的人再喜歡吃,種出來的橘子也只能作為觀賞,如果你嘗上一口,則能讓你酸倒牙齒。當然從這個句古語中,也讓我們了解到,橘子的食用史之悠久。
作為橘子的原產國之一,其在我國的栽種史已經不少于四千年,在《詩經》等古代經典著作中都有它的身影。在漫長的發展與演變中,橘子早已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閃耀的符號。其明艷的色彩象征著興旺紅火。同時在漢字文化中,人們又以“橘”來同“吉”,賦予其大吉大利的寓意,所以無論是商人還是普通人,都十分喜歡它,重要的日子都不忘擺上一盤橘子來暄軟氛圍。
![]()
其味道獨特,氣味芳香馥郁,更是傳統醫學上的藥果,其渾身是寶,從皮到里邊的果肉都可食用,且擁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人們經過研究發現,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維C,維A,纖維素,葉酸,維E,膽堿,果酸等,有助于緩解便秘,抗氧化,潤澤皮膚,保護心血管,潤肺化痰,補水生津,提升抵抗力等。秋冬時節里經常吃,令人水潤又清爽。
![]()
其是傳統里的經典水果,秋冬季節中十分常見,是很多家庭的必備水果。閑暇之余總要吃上一個,所以其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雖然好吃又營養,但我們的一位醫生朋友卻提醒道,吃橘子其實也有禁忌,萬不可與“3樣”食物同時吃,別大意了,建議弄懂再吃。
1、桂圓
正如我們人類一樣,各人體質都有所不同,食物也是如此,有的涼,有的熱,有的溫。比如橘子,其是典型的溫性食物,所以小時候吃橘子時老媽總是勸著不要吃太多,以免上火。同理,在吃橘子時,也要避免再吃同類的食物,如桂圓,枸杞,棗等,這些都屬于溫補的食物,同時吃也就會增加上火的可能。
![]()
2、奶制品
天氣明顯冷了起來,屆時也進入秋補的重要時期,蛋白質是基礎營養,也是免疫力的基石,所以在秋冬季節里,人們都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平安度秋。其在在牛奶,奶制品,豆制品以及肉類中都普遍存在,且含量也比較多。不過在食用這些食物時,要避免搭配橘子一起吃。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可能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痛,腹脹等不適。最好間隔四小時以上。
![]()
3、肝臟類
其屬于肉類的一種,擁有著特殊的口感和味道,不少人都喜歡吃。而且在天冷的時候,吃上一些,有助于滋補身體,溫暖脾胃等。這是因為其中蘊含著大量的蛋白質,鐵,銅等離子。然而如果遇到橘子中的維C,則可能會被氧化,從而降低營養價值。所以說在吃肝臟類食物前后兩小時內,最好不要吃橘子。
![]()
橘子的挑選
1、挑選軟的,雖然同屬于柑橘類大家庭,但橘子比較特殊,其他的品種要挑選硬一些的,代表新鮮多汁,而橘子則要選擇軟一些的,這樣的成熟度高,吃著更甜。而如果特別硬的話,那么剝開后皮通常會很厚,吃著也很酸。
2、挑選顏色發黃的,它的生長是從綠到黃的,所以顏色越黃,也就意味著生長越充分,甜度更高。
3、挑選摸著光滑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在買橘子時,我們也要摸摸橘子皮,光滑富有光澤的往往更甜,而摸著粗糙的,則經常是又酸又苦的。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拍圖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