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釣了七八斤鯽魚!”2024年5月的武漢東湖畔,48歲的王師傅扛著釣竿,曬得黝黑的臉上堆滿笑。誰能想到,這個能蹲在岸邊悠閑甩鉤的建筑工,5年前曾被“肺腺癌晚期”的診斷書砸得站不穩。
![]()
【從體檢異常到兩次手術:他的命差點被“磨”沒】
王師傅是湖南益陽人,在工地開塔吊干了20多年。2020年秋天,他在血吸蟲病篩查時,CT片上突然冒出肺部陰影。“醫生讓我進一步檢查,我手還攥著體檢表,手心全是汗。”
確診肺腺癌晚期那天,他坐在武漢同濟醫院走廊,盯著診斷書發愣。手術切除了右肺腫瘤,可接下來的四次化療、七次放療,把這個一米八的漢子折磨得不成人形:掉光頭發、吃不下飯,走兩步就喘。更糟的是,半年后復查,左肺竟又長出轉移灶!
![]()
二次手術做完,他盯著CT片上密密麻麻的小結節,心想:“這下怕是要交代了。”
【病友一句話,讓他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我是在病友群里聽說鄭州有個袁希福院長的。”王師傅說,2021年8月,同病房的湖北病友老李告訴他:“我去鄭州找袁院長看過,喝中藥后能平躺睡覺了!”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王師傅坐了6小時火車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袁希福院長搭脈、看舌苔,沒講大道理,只說:“中藥調的是身體里的平衡,慢慢把元氣養起來。”
喝了三個月中藥,變化悄然發生——他夜里能平躺著睡整覺了,能下樓遛彎了,甚至能幫老伴拎菜。“以前爬二樓都喘,現在能繞著小區走一圈!”
【5年穩定:從“等死”到“釣魚”的日子】
2022年復查,結果讓醫生都驚訝:左肺下葉病灶縮小了37%,包裹性積液少了82%!王師傅拿著報告手直抖:“原來中藥真能‘控’住腫瘤。”
![]()
此后他堅持定期復診調方,身體一天天硬朗。2024年5月,他作為抗癌明星參加交流會,特意帶上了新買的釣竿:“現在每天早上去東湖釣魚,曬曬太陽,跟老伙計嘮嗑,日子舒坦得很!”
【他的故事,給所有癌癥患者提了個醒】
從兩次開胸手術到帶瘤生存5年,王師傅的經歷藏著兩個關鍵:一是西醫規范治療后,及時用中藥“接力”;二是袁希福院長常說的“調平衡”——不是猛攻腫瘤,而是讓身體有勁兒“抗敵”。
![]()
“我現在不琢磨啥時候復發,就想多釣幾年魚。”王師傅笑著說。他釣竿上的浮漂在水面輕晃,像極了生命里那根“穩穩的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