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悄然經歷了一場變革。沒有硝煙,卻足以撼動過去二十年由美元和礦業巨頭共同構筑的鐵礦石定價體系。
9月底,面對必和必拓開出的離譜價格和隱晦的“斷供”威脅,中國選擇暫停采購其美元計價的鐵礦石。
![]()
2025 年 10 月 16 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突然宣布重啟對華經貿磋商,這一態度轉變距離中方首次反制措施出臺僅過去 9 天。
這場被外媒稱為 “閃電博弈” 的較量背后,是中國近 20 年在全球產業鏈中積蓄的戰略底氣。回溯 2005 年,美國首次以 “國家安全” 為由對中國稀土出口設限,彼時中國雖掌控全球 90% 的稀土產量,卻因缺乏加工技術和定價權,只能以原材料形式低價出口,一年間稀土出口量增長 10 倍,價格卻下跌 60%。
![]()
此后多年,美國依托技術優勢持續構建對華技術壁壘:2018 年啟動首輪對華關稅戰,2020 年將華為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2022 年出臺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始終以談判協商為優先選擇,同時加速關鍵領域自主化進程。
在稀土領域,中國逐步建立從開采、冶煉到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將高端稀土加工技術國產化率從 2005 年的不足 10% 提升至 2025 年的 85%。
在海運領域,通過優化港口布局和船隊建設,掌控了中美航線 18% 的運力份額;在科技領域,培育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逐步降低對美技術依賴。這 20 年的隱忍蓄力,為 2025 年 10 月的 9 天反制埋下了伏筆。
![]()
2025 年 10 月 8 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稀土出口管制新規,拉開了這場無硝煙戰爭的序幕。新規首次引入 “中國成分占比 0.1%” 的認定標準,意味著即便在海外加工的稀土制品,只要含有微量中國技術成分,就必須獲得中方出口許可,同時對鈥、銩等涉軍及先進芯片研發必需的中重稀土實施逐案審批。
這一措施直擊美國產業軟肋 —— 數據顯示,美國高科技產業和軍工系統所需稀土材料 80% 以上依賴中國供應鏈,而中國目前加工了全球約 90% 的稀土,其中重稀土加工份額更是高達 98%。
![]()
僅隔一天,10 月 9 日商務部再出重拳,啟用 “不可靠實體清單” 對美國反無人機技術公司、技術洞察公司等 14 家實體實施制裁,凍結其在華資產并限制交易。
被制裁的技術洞察公司長期為美國政府提供中國高科技企業 “安全評估報告”,直接推動了多輪對華出口管制,而反無人機技術公司則向美軍提供針對中國無人機的干擾設備。
中方在行動前曾通過雙邊機制提前告知美方,未獲回應后才正式實施,這種 “先禮后兵” 的操作凸顯了行動的合法性與克制性。
![]()
10 月 14 日,交通運輸部《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生效,成為反制組合拳的第三擊。該辦法覆蓋美國擁有、制造或美資控股 25% 以上的所有船舶,2025 年收費標準為每凈噸 400 元人民幣,2028 年將增至 1120 元,且明確 “離港后發現逃費仍追罰” 的條款。
這一措施直接回應了美國 4 月啟動的對華海運打壓 —— 當時美方對中國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導致中方企業每月增加成本超 3000 萬美元,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
![]()
稀土管制的影響在 48 小時內迅速顯現。美國雷神技術公司宣布暫停部分導彈制導系統生產線,其高管公開表示 “尋找替代供應鏈至少需要 6 個月”,而歐洲海上風電企業也陷入困境,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梅特卡夫指出,中國稀土限制可能造成歐洲風電產業嚴重的供應鏈瓶頸。
美國稀土公司首席執行官約書亞?巴拉德坦言,美國國內重稀土庫存告急,“這些出口實際上已被暫停,中國在這個領域確實有絕對籌碼”。
![]()
實體清單制裁同樣引發美國企業震蕩。制裁實施三天內,三家被列入清單的美國企業宣布暫停在華業務拓展,市值累計蒸發超 20 億美元。
技術洞察公司失去中國市場后,其母公司股價單日下跌 15%,被迫裁員 20% 以應對資金壓力。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宋微分析指出,中方此次制裁從被動回應轉向主動塑造規則,將競爭焦點鎖定在未來科技主導權上,體現了博弈策略的升級。
![]()
船舶收費措施則直擊美國海運貿易痛點。美國往返中國的集裝箱船舶占其國際海運量的 18%,新費用實施首日,兩家美國航運公司便宣布調整航線,將貨物中轉至韓國釜山港,額外增加的運輸成本約占其利潤率的 12%。
美國海運協會緊急致函白宮,警告若持續下去,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將減少 15%,直接影響中西部農場主利益。
![]()
10 月 13 至 14 日,外交部、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形成三部門聯動回應態勢。
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細數美方出爾反爾的行為: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后 20 余天,美方密集出臺 20 項打壓措施,包括 9 月 29 日推出的實體清單穿透性規則,將數千家中國企業延伸列入管制,10 月 8 日又新增 15 家中國公司至清單,嚴重破壞談判氛圍。
![]()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特朗普 “加征 100% 關稅” 威脅時明確表示,美方若執迷不悟,中方必定堅決回應。
面對中方密集反制與國內產業壓力,美方立場出現明顯松動。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文指責中方 “破壞貿易公平”,卻未提出新的應對措施,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公開表示 “仍愿在平等基礎上對話”,顯現出內部立場分化。
10 月 16 日,美方正式向中方遞交磋商請求,同意就取消對華造船業港口費、調整實體清單等問題重新談判。
![]()
洪略全球智庫理事長徐洪才指出,中方通過 9 天精準反制掌握了博弈主動權,從單純應對貿易摩擦轉向爭奪規則制定權,這標志著這場無硝煙戰爭的階段性勝利。
這場博弈的結局印證了 20 年蓄力的價值:中國不再是被動承受制裁的一方,而是能夠通過精準施策維護自身利益的戰略力量。
![]()
從稀土到海運,從科技到貿易,中方的反制始終遵循國際法與國際規則,既展現了決心,也保留了對話空間,為全球產業鏈穩定注入了理性力量。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