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如何平衡對學生的管理與保護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最近,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的學校做出了把寧丟“烏紗帽”也要懲戒學生的班主任撤換掉的決定,而這樣的舉措真的是在保護老師嗎?
![]()
林老師,是某中學初三(11)班的班主任。在這所學校里,她所帶的班級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從成績方面來看,在年級的多次考試中,該班級的總成績總是穩居第一。在學科競賽、日常測驗等各類學業考核中,學生們的表現都十分出色。
例如,在一次全市組織的數學競賽中,班級里有多名學生斬獲大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不僅如此,在紀律和衛生方面,初三(11)班同樣是年級第一。教室里總是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有序;課堂上紀律良好,學生們專注認真;課間休息也井然有序,極少出現打鬧喧嘩等違紀現象。
林老師所帶班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與她嚴格的班級管理模式密不可分。她所制定的班規班紀十分嚴明,整個班級的特色就是一個“嚴”字。她秉持著“嚴師出高徒”的教育理念,認為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她的班級里,學生一旦違反紀律,就會面臨相應的懲罰。
![]()
比如,學生若違反課堂紀律,罰操場最低30圈起步。這看似嚴厲的懲罰背后,其實是林老師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增強自律意識。曾經有一位學生經常在課堂上玩手機,屢教不改。林老師按照班規讓他在操場跑了30圈。在跑步的過程中,這位學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此后再也沒有在課堂上玩手機,學習成績也逐漸提高。
然而,這學期學校領導班子經過研究,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把林老師撤換掉。理由是她有潛在“處罰過度的危險”。學校方面認為,雖然目前林老師的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過度的懲戒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可能引發家長的不滿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種謹慎的決策,旨在避免潛在的風險。
![]()
但林老師被撤換后,初三(11)班的情況急轉直下。新班主任是一位性格溫和、注重說教的老師。當他接手這個班級時,原本紀律嚴明的班級就像是脫韁的野馬。學生們覺得換了老師,就像是把“老虎”換成了“貓”,誰也不怕誰了,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起來。課堂上,說話、玩手機等違紀現象屢見不鮮;課間,樓道里充滿了打鬧聲。
任憑新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說教,學生們依舊我行我素。家長們對此也是哭笑不得,他們既理解學校的顧慮,又對孩子的現狀感到擔憂。有一位家長無奈地表示:“以前孩子在林老師的班里,學習和生活都很有規律,成績也一直在進步。現在換了老師,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
而對于林老師來說,被釋“兵權”以后,她似乎“安全”了。不用再擔心因為嚴格管理而引發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用再承受可能來自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學校也似乎踏實了,不用擔心因為過度懲戒而引發的負面事件。
但從教育的長遠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真的正確嗎?林老師的嚴格管理雖然可能存在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為學生的成長和班級的發展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學校這種為了所謂的“安全”而撤換老師的做法,是否會讓更多的老師在教育管理中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呢?這不禁讓人反思,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平衡嚴格管理與人性化關懷,如何在保護學生的同時,也能讓老師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職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