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越過泰沂山脈的余脈,灑在青州城南那片連綿的山巒上,云霧如同被喚醒的精靈,順著山間的溝壑緩緩流動,最終穿過山頂那道天然形成的石門,化作輕紗般的帷幕籠罩著整座山體 —— 這便是當地人常說的 “云門仙境”,也是魯中大地最具靈氣的 5A 級景區 —— 青州市云門山森林公園,一天中最美的開始。
![]()
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山東的名山多與泰山的雄偉、嶗山的仙氣相關,但這座海拔僅 421 米的云門山,卻憑著千年沉淀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景觀,成為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的 “精神棲息地”。它不像名山大川那般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去征服,卻能讓每一個踏上登山石階的人,在一步一景中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深度交融,尤其是到了金秋時節,漫山的黃櫨、火炬樹染上濃烈的色彩,與山間的古寺、摩崖題刻相映成趣,隨手一拍都是能刷爆朋友圈的美景。
![]()
一、421 米的山體里,藏著魯中最獨特的自然密碼
第一次來到云門山的人,總會被它 “小而精” 的氣質所打動。這座占地面積 12 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園,位于北緯 36°4'-36°8'、東經 118°0'-118°6' 之間,恰好處于泰沂山脈北端的 “咽喉地帶”,北銜金鳳山、南依劈山、東臨磨臍山,向西與駝山隔瀑水澗相望,形成了一處天然的 “山水環抱” 格局。站在山腳下遠眺,整座山體如同一塊被精心雕琢的碧玉,在不同季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 —— 春天是漫山的野花與新綠,夏天是濃蔭蔽日的清涼,秋天是層林盡染的絢爛,冬天則是銀裝素裹的靜謐。
![]()
從地質地貌來看,云門山屬于典型的碳酸鹽巖低山丘陵區,隸屬于魯西隆起區的泰山 - 沂山隆起的魯山凸起北端,主體以斷裂構造為主。這種特殊的地質結構,不僅造就了山體表面奇特的巖石紋理,還孕育出了諸多天然奇觀,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山頂的 “云門洞”。這道南北貫通的天然石門,如同一塊巨大的玉璧鑲嵌在山崖之上,高約 3 米、寬約 4 米,每當夏秋之際,山間的云霧便會穿洞而過,站在山下仰望,仿佛看到云層從石門中 “流淌” 而出,“云門” 之名也由此而來。而到了晴朗的日子里,陽光穿過石門,在山間投下斑駁的光影,若是恰逢日出或日落,霞光還會將石門染成金色,那種壯麗景象,足以讓每一個目擊者終身難忘。
![]()
氣候方面,云門山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的特點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夏季的云門山是天然的避暑勝地,平均氣溫比市區低 3-5℃,山間的溪流潺潺作響,濃密的樹葉遮擋住烈日,走在石階上能感受到陣陣清涼;而到了秋季,這里便成了色彩的海洋,黃櫨、火炬樹、五角楓等樹種相繼變色,從山腳到山頂,紅色、黃色、橙色交織在一起,宛如一幅絢麗的油畫;冬季的云門山則多了幾分靜謐與莊重,雪花覆蓋在巖石和樹木上,山間的石窟造像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古樸,偶爾有幾只飛鳥掠過,為這片寂靜增添了一絲生機;春季的云門山則是花的世界,山桃花、杏花、連翹花沿著山路次第開放,淡淡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吸引著蜜蜂和蝴蝶前來駐足。
![]()
值得一提的是,云門山的植被覆蓋率高達 92% 以上,園內生長著各類植物 300 多種,其中不乏側柏、國槐等古樹名木。在山腰處有一片樹齡超過百年的側柏林,這些樹木枝干挺拔,樹葉蒼翠,每一棵都像是守護山體的衛士。據當地老人說,這片側柏林已經在這里生長了數百年,見證了云門山的興衰變遷,如今也成了游客們避暑納涼、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此外,園內還生活著野兔、野雞、斑鳩等野生動物,若是運氣好,在清晨或傍晚登山時,還能看到這些小動物在林間穿梭的身影,為旅途增添一份意外的驚喜。
![]()
二、千年佛道交融地,每一塊巖石都刻著歷史的印記
如果說自然景觀是云門山的 “外在顏值”,那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便是它的 “內在靈魂”。這座看似不高的山體,自北周時期起便成為佛道兩教的重要活動場所,千年來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每一處石窟、每一塊摩崖題刻,都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
沿著山腳下的石階緩緩向上,行至半山腰處,便能看到一片開鑿在石壁上的石窟造像群,這便是云門山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遺產 —— 云門山石窟。據史料記載,這些石窟始建于北周,興盛于隋唐時期,自西向東共有 6 個石窟,現存造像 300 多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高約 2.5 米,最小的僅幾十厘米。這些造像大多身著袈裟,神態莊嚴,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手持法器,細節刻畫栩栩如生。尤其是第二窟中的 “西方三圣” 造像,中間的阿彌陀佛端坐于蓮花座上,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手持凈瓶、蓮花,面容慈祥,歷經千年風雨侵蝕,依然能看出當年工匠們精湛的雕刻技藝。
![]()
與佛教石窟遙相呼應的,是山間眾多的道教古跡。在石窟造像群東側不遠處,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末年的望壽閣,民間俗稱 “靈官殿”。這座閣樓最初是為了紀念道教中的王靈官而建,關于王靈官,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孝文化故事:相傳北宋時期,王靈官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放棄了功名利祿,來到云門山隱居,每日上山采藥為母親治病,后來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最終得道成仙。雖然這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但卻體現了中華民族 “百善孝為先” 的傳統美德。遺憾的是,望壽閣在民國末年毀于戰火,如今我們看到的閣樓是 20 世紀 90 年代按照原貌重修的,站在閣樓上遠眺,不僅能看到山下的青州城全景,還能與山頂的摩崖巨 “壽” 遙遙相望,形成 “登閣望壽” 的獨特景觀。
![]()
在云門山東麓,還有一處與道教文化密切相關的景點 —— 萬春洞,又名 “陳摶洞”。這座山洞是明朝時期為了紀念著名的道教人物陳摶而開鑿的,洞內寬敞明亮,正中央塑有陳摶老祖的臥像,只見他身披道袍,神態安詳,仿佛正在閉目修行。陳摶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學者,以擅長睡功聞名,相傳他曾一睡百年,因此被后人稱為 “睡仙”。在臥像兩側的石壁上,還刻有陳摶題寫的詩句和道家經典名句,字體飄逸灑脫,展現出他深厚的文化造詣。如今,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來到萬春洞內,或拜謁陳摶老祖,或欣賞洞內的題刻,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而在云門山的所有文化遺產中,最令人驚嘆的當屬山陰石壁上的摩崖巨 “壽”。這處題刻鑿于明嘉靖年間,由衡王府內掌司冀陽周全所書,整個 “壽” 字通高 7.5 米,寬 3.7 米,其中僅 “寸” 字就有 2.3 米高,站在 “壽” 字下方仰望,讓人不禁感嘆 “人無寸高”,這也是 “人無寸高” 一詞的由來。更神奇的是,這個 “壽” 字的寫法極為講究,字體結構嚴謹,筆畫剛勁有力,而且從不同角度看,還能讀出不同的寓意 —— 正面看是一個完整的 “壽” 字,仔細觀察卻能發現,“壽” 字的上部像一位老人的頭部,中部像老人的身軀,下部則像老人的腿腳,暗含 “長壽安康” 之意。正因如此,云門山也被譽為 “中華古壽第一山”,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專程前來拜壽,希望能沾一沾 “壽” 字的靈氣,祈求家人健康長壽。
![]()
除了佛道文化遺產,云門山還是一座 “書法藝術寶庫”。從唐宋至明清,無數文人墨客來到這里,或登高望遠,或吟詩作賦,然后將自己的作品鐫刻在山崖之上,留下了 100 余首詩賦和題刻。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唐天寶元年北海郡太守趙居貞的《投龍詩》,這首詩刻于云門山南側的石壁上,字體為楷書,筆畫工整秀麗,內容描繪了云門山的壯麗景色和作者的游覽感受,是研究唐代書法和青州歷史的重要資料。此外,還有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軾等人的題刻遺跡,雖然有些題刻因年代久遠已模糊不清,但透過那些殘存的字跡,依然能感受到古人對云門山的喜愛與推崇。
![]()
三、沉浸式游覽體驗:從清晨到日暮,讀懂云門山的每一面
對于游客來說,云門山不僅是一座充滿文化底蘊的名山,更是一處能讓人放松身心、享受慢時光的旅游勝地。無論是想要感受自然之美,還是探尋歷史文化,亦或是單純地登高望遠,在這里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
云門山的開放時間通常從清晨 5:30 開始,到傍晚 18:30 結束(18:30 停止入園),不過具體時間會根據季節有所調整 —— 夏季開放時間會適當提前,冬季則會推遲。如果想要避開人流,感受山間的寧靜,最好選擇清晨入園。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山路上時,山間的霧氣還未完全散去,石階上帶著淡淡的濕氣,兩旁的樹木枝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走在這樣的山路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時登山,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能欣賞到難得一見的 “云門日出”—— 當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升起,金色的光芒穿過云門洞,將山間的一切都染成溫暖的顏色,那種景象,足以讓人忘卻所有的煩惱。
![]()
從山腳下到山頂,全程大約有 1500 級石階,難度適中,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輕松應對。沿途會經過多個景點,每一處都值得細細品味。比如在山腰處的觀壽亭,這座亭子始建于隋朝,原名 “增怡亭”,明朝時因為與山頂的摩崖巨 “壽” 遙遙相望,所以更名為 “觀壽亭”。亭子為四角攢尖頂,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坐在亭內的石凳上休息,既能欣賞到山間的美景,又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很多游客都會在這里拍照留念,記錄下 “觀壽” 的瞬間。
![]()
繼續向上攀登,便會來到云門山的核心景點 —— 云門洞。站在云門洞下,抬頭便能看到那道天然石門,若是恰逢云霧天氣,還能看到云霧從門中穿過的奇觀。很多游客都會在這里駐足,或拍照打卡,或感受 “云門仙境” 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云門洞的西側有一條狹窄的石階,沿著石階向上可以到達山頂的 “大云頂”,這里是云門山的最高點,站在這里遠眺,整個青州城的景色盡收眼底 —— 遠處的高樓大廈與近處的農田村落相映成趣,蜿蜒的河流如同一條銀色的絲帶穿梭在城市與鄉村之間,那種 “一覽眾山小” 的感覺,讓人心中充滿成就感。
![]()
在游覽過程中,除了欣賞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還能感受到云門山景區貼心的服務。沿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休息亭和垃圾桶,方便游客休息和保護環境;在重要景點處都設有詳細的介紹牌,幫助游客了解景點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此外,景區內還有專門的講解員,若是有需要,可以聘請講解員帶領游覽,深入了解云門山的故事。門票方面,云門山的成人票約 70 元 / 人,學生、老人等特殊群體可以憑有效證件享受半價或免票優惠,這樣的價格對于一處 5A 級景區來說,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
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在云門山停留一整天,從清晨到日暮,感受這座山不同時段的美。清晨可以欣賞日出和云霧,上午可以游覽石窟、望壽閣等文化景點,中午可以在山間的餐廳品嘗當地美食,下午可以登高望遠,欣賞青州城的全景,傍晚則可以在山腳下散步,感受山間的寧靜與祥和。當地的美食也值得一試,比如青州煎餅、隆盛糕點、云門山炒雞等,這些美食不僅味道獨特,還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能讓你的旅途更加完美。
![]()
四、不止是一座山,更是魯中大地的文化符號
當夜幕降臨,告別云門山時,心中總會留下一絲不舍。這座看似普通的山,用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征服了每一個前來游覽的人。它不僅僅是一座供人游覽的山,更是魯中大地的文化符號,是無數青州人心中的精神家園。
![]()
從北周時期的石窟造像,到明嘉靖年間的摩崖巨 “壽”;從文人墨客的題詩作畫,到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云門山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與文化。它見證了青州城的興衰變遷,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如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云門山,感受它的美,了解它的故事,而云門山也以開放的姿態,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
對于每一個來到云門山的人來說,這里都有著不同的意義。或許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旅行,或許是一次探尋歷史的旅程,或許是一次感受文化的體驗,但無論是什么,云門山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其他名山那樣張揚,卻有著獨特的魅力;它沒有過多的商業氣息,卻能讓人感受到最純粹的美。
![]()
如果你還在為去哪里旅行而煩惱,不妨來云門山看看。在這里,你可以在清晨的云霧中感受仙境般的意境,在千年的石窟造像前感受歷史的厚重,在摩崖巨 “壽” 下祈求家人的安康,在山頂的云門洞旁欣賞最美的風景。相信我,這座藏在魯中腹地的千年仙境,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
![]()
下次再來到青州,我一定會再次登上云門山,看看山間的云霧是否依舊繚繞,看看摩崖巨 “壽” 是否依舊莊嚴,看看那些千年的文化遺產是否依舊閃耀。因為我知道,云門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一段難忘的回憶,一種深深的眷戀,一份永遠的牽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