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是貴州省最出名的景點,可以說沒有之一,也是很多游客前往貴州旅游的首選地,其實在黃果樹瀑布附近,還有很多小眾的景點,如果都要走到的話,可能一個星期都走不完。今天說說離黃果樹瀑布不到15公里的紅崖天書,這是一個很少有游客前往的免費小眾景點。
![]()
![]()
紅崖天書是何時由何人題寫,寫的是什么內容,至今也無人知道,各種說法都只是猜測。
![]()
![]()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崖壁上的文字或者圖案,確實不是現(xiàn)代人所為,早在1956年,這里就以“紅崖古跡”為名被貴州省人民委員會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
“紅崖天書”可以精準導航到,其實這地方的入口就在壩陵河大橋的一側橋墩旁邊,可以順便去參觀一下貴州省壩陵河橋梁博物館,看看這座宏偉的大橋。
![]()
從G320滬瑞線分叉經小路自駕大概2公里后,便來到了紅崖天書的停車場,這2公里小路基本上都臨崖,路窄難會車,但里面停車場還挺大。看起來以前也像是個收費景點,但現(xiàn)在已經人去房空。
![]()
進入紅崖天書的小路路口有棵野生無花果樹,果子結得有點讓密集恐懼癥患者受不了,村民們會將這些果子采摘了在景區(qū)旁售賣,10元左右一斤,其實并不太好吃。
![]()
![]()
天書的位置就在遠處巖壁上,這里叫做曬甲山,位于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從山腳下順著小路上山,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
![]()
如果是不便于或者不想爬山的游客,其實停車場也有一處天書的復制品,山上也就是崖壁上一些類似的圖案,看是看不懂的,也沒有任何說明。
![]()
![]()
作為“來都來了”的忠實踐行者,我毫不猶豫地上山一探究竟,崖壁上有很多“文字”,或者說是圖案更貼切,表述的是什么意思,不僅我不懂,專家也不懂。
![]()
![]()
我不懂也就不懂了,但專家不懂不行,所以就有了關于紅崖天書的各種說法,從清代至今,專家學者們提出了殷高宗伐鬼方紀功刻石、諸葛亮南征圖譜、建文帝討燕詔檄、吳三桂藏寶圖等多種說法,尤其是那個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建文帝,真的是全國各地都有他的蹤跡。
![]()
![]()
還有專家認為這是自然礦物紋路,不過看這個形狀和深度,確實不太像是自然形成的。
![]()
![]()
有沒有可能是現(xiàn)代人無聊刻上去的呢?這個還真不是,明代嘉靖年間有個貴州文人叫做邵元善,他在游山玩水之余寫了一首《紅崖詩》:“紅崖削立一千丈,刻畫盤旋非一狀。參差時作鐘鼎形,騰擲或成走飛象。諸葛曾為此駐兵,銅鼓有遺聲。即看壁上紛奇詭,圖譜渾領尚且盟”。這首作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詩,輯于《黔詩紀略》中,是紅崖天書發(fā)現(xiàn)的最早文字記載。后來道光年間關嶺進士楊茂材又寫下了一首《紅崖諸葛碑》的詩:“曬甲晴霞共石壁,上有鳳鸞飄泊跡,州忱淋漓血凝碧。梯云耕拭重摩挲,駭疑篆隸驚蚪蝌,風雨不衰神靈呵”。
![]()
![]()
為什么古代學者都會認為這些圖案和諸葛亮有關呢?天書所在的崖壁叫做曬甲山,聽起來也和古代軍事活動有關系,據(jù)說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就發(fā)生于此,在壩陵橋以西的古驛道上,仍有不少關于蜀漢南征的歷史地名,諸如孔明塘、關索洞、馬創(chuàng)井、孟獲屯、諸葛營、啞泉等。
![]()
看完紅崖天書,發(fā)現(xiàn)這里還是遠眺壩陵橋的好角度,上山時橋在身后沒有注意,下山時視野極佳,群山如畫,一橋飛渡。
紅崖天書在古代被稱作諸葛碑,據(jù)《永寧州志》載:"諸葛碑在紅崖曬甲山懸崖上",史書上記載也有幾百年歷史了。至于它到底是何人所為,記錄什么,可能永遠都是一個謎了。在這片群山起伏、峽谷深邃的地方,不僅有著諸如黃果樹瀑布這般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壩陵河大橋這般壯觀的人造工程,也有著紅崖天書這般身世成謎的歷史遺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