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作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化工生產基地,煤炭、焦化產業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樣面臨產業結構單一、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嚴峻挑戰,韓城市依托深厚的焦化產業基礎和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資源,加速布局氫能全產業鏈和循環經濟發展,探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韓城實踐。
10月14日,向“新”而行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走進位于韓城市龍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的陜西旭強瑞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強瑞),探尋氫產業全鏈條發展路徑。
“相較傳統燃油卡車,氫燃料電池重卡每行駛10萬公里,就能減少約13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旭強瑞總經理王進輝算了這么一筆經濟賬,今年10月底,在園區45輛穩定運行的氫能重卡的基礎上,采用企業自研新一代氫燃料電池堆核心技術,續航600公里左右的氫能重卡也即將上線運行,主要用于園區到陜北、山西等周邊長途運輸,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豐富。
據了解,2020年旭強瑞在年產10萬噸液化天然氣生產裝置的基礎上,建成綜合利用液化天然氣余氣制氫5000萬立方米/年項目,成為國內第二家、西北首家獲得清潔氫認證的企業;2023年旭強瑞深入推進氫燃料電池重卡運營,建成了省內首座持續運營的內部加氫站,服務園區短倒運輸及周邊少量長途運輸。目前,旭強瑞已初步形成了"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的全產業鏈業務布局,公司高純氫氣純度達到99.999%以上,并已通過了《低碳氫、清潔氫及可再生氫標準與評價》綠氫認證,為省域氫能多場景應用與市場化推廣提供有力示范。
“我們將充分利用豐富的氫源及成熟的應用場景優勢,加大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打造低碳、節能、綠色、清潔的氫能產業綜合體與創新生態鏈。同時,積極探索建設零碳園區,為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氫’動力。”談及未來發展王進輝信心滿滿。
在旭強瑞不遠處的韓城昇隆循環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昇隆循環),年產150萬噸鋼鐵渣粉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建設工作已接近尾聲,將在今年年底實現陸續調試及試生產。
![]()
圖為昇隆循環生產的綠色建筑材料樣品。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攝
該公司采用全國首創的干法鋼尾渣處理技術,通過多級粉磨與分選系統最大程度地實現鋼渣在粉磨過程中將活性物料和惰性物料進行分離且不產生額外廢棄物,達到鋼渣100%資源化利用,同時產品可等量替代150萬噸水泥,減少石灰石和粘土使用,減排二氧化碳氣體26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氣體2382.6噸。
“我們利用鋼渣及高爐礦渣為原料,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將鋼鐵廢渣變廢為寶,加工成高品質低碳綠色膠凝材料,在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同時,積極落實節能減排,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該公司黨支部副書記楊少鋒介紹說,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收2.5億元,年均利稅約2200萬元。同時,很大程度上緩解韓城地區及關中地區鋼渣資源化利用的壓力,為節能降碳貢獻力量。
空分技改項目、生物降解技術企業落戶、氫能產業“制儲加用”全產業鏈布局進一步深化……隨著一個個項目的穩步推進,這些都是韓城向新向綠、向質向未來的深度詮釋,韓城高質量發展的脈搏必將堅強而有力。(中國經濟網記者 賈佳)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