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特朗普這種人打交道,越是專業人士,越是頭疼。您永遠搞不懂這位下一步要干什么,專業人士最怕碰到不懂裝懂人。
當初中國說過,特朗普搞得關稅貿易戰損人利己,現在懂王算是體會到這句話厲害。猶如回旋一般,回到美國本土了。
![]()
譬如說這位說,為了對抗中國不買美國,有必要停止采購中國的地溝油。
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星期二(10月14日)在社媒平臺貼文說:“中國故意不購買我們的大豆,使我們的大豆農民面對困難,我認為這是經濟敵對行為。作為報復,我們正在考慮終止與中國有關食用油及其他方面的貿易。
“舉例說,我們可以自己輕松地生產食用油,不需要向中國購買。”
![]()
特朗普特別提到的食用油,中美食用油貿易的主要部分,實際上是美國進口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廢食用油(UCO),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地溝油。
這種我們都是不吃的,不曉得怎么會說成食用油。
根據《經濟日報》的數據,中國每年食用消費量3708.0萬噸,占全球食用消費量的25%。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食用油不超過3噸。而且,中國對美國的食用油出口額僅為1000萬至2000萬美元,而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超過150億美元的大豆。
不曉得他數學怎么學的,這個經濟賬沒有看懂嗎?
而這個消息,美國人真的頭皮發麻,如果自己家能夠生產出食用油,何至于大量進口中國,就像歐盟說的不用俄羅斯能源,都是一個道理。
自2020年以來,美國進口UCO的數量增長迅猛,從2020年的不足9萬噸,躍升至2023年的超過136萬噸,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
過去我們對于地溝油都是十分忌憚,牽扯到食品安全,可是如今地溝油已經有別的使用途徑。
美國大量進口我們地溝油,可不是用來吃的。
在美國,地溝油的需求主要源于對生物燃料的需求。事實上,地溝油正被大量提煉成生物柴油,供航運和交通領域使用,成為替代石油的一種“綠色能源”。
如果不買中國地溝油,估計有些企業就要急眼,除非找到替代國。
其實關于中國地溝油這件事上,美國大豆貿易組織曾公開表達過不滿,要求對中國地溝油加征關稅,認為大規模進口地溝油損害了本國農民的利益。
只是他們代表力量然而,這一抗議并未能有效阻止地溝油的進口量增長,反而使得一些進口商更為興奮,表示如果歐洲市場不再需要,地溝油便可以直接送往美國。
不進口中國地溝油可以,反正有別的買家,譬如去歐洲、
歐洲市場對地溝油的需求異常強烈,每天消耗13萬桶地溝油,其中六成來自中國。
隨著需求的飆升,地溝油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甚至一度超過了棕櫚油。讓歐盟都有人懷疑是否李代桃僵,地溝油不是純的。
日本三大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收購廢棄食用油,轉化為可持續航空燃料。盡管日本每年能夠收集的地溝油量僅為50萬噸,真的不夠用,只能大量進口中國。
中國可以找到別的買家,可是美國大豆,能否找到新的買家就是不得而知。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這就是中國最大底氣。
![]()
感覺這種跟澳大利亞鐵礦石有點異曲同工,沒有了中國市場,根本找不到類似的。
這點中美關稅貿易戰升溫后,中國大幅減少采購美國大豆,轉而向巴西和阿根廷采購大豆。特朗普認為這是中國的談判策略。
要不是他一個勁搞事,何至于把事情弄得今日如此尷尬地步,不光是大豆,還有稀土。
對于美國特朗普政府來講,就算內心再不甘心,對于他們來講,10月底在韓國舉行APEC峰會是他們最后的機會。如果不能和中國領導人會晤,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方案,美國這些大豆估計要爛在地里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將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