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關于對中企安世半導體的所作所為,荷蘭一直采取的手段就是各種“耍賴”。
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荷蘭的這個行為,就是有美國在做“背后推手”,畢竟荷蘭政府對安世出手的時間就在美國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的后一天。
![]()
安世半導體
但荷蘭方面卻一直聲稱,對中方企業的管控和美方的穿透性規則無關,甚至還有經濟事務部的一名發言人稱,行動時機“純屬巧合”。
然而,就在10月14日,阿姆斯特丹的上訴法院,公開的法庭文件當中顯示,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美國官員向荷蘭表明了立場!
并聲稱,若安世半導體想要從美國最新的“實體清單”當中獲得豁免,那么安世的中國籍CEO就“必須被替換掉”!
![]()
咱先來說一下荷蘭是怎么對安世半導體下手的,不得不說荷蘭的這手法是真夠嫻熟的,用三個字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快、準、狠”。
首先就是“快”,從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部下達凍結令,再到10月7日法院裁決,暫停中方CEO的職務,并托管99%的股權。
![]()
安世半導體中方CEO張學政
這前前后后加一塊,就僅僅用了8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奪權+奪產”,這要讓不知情的人知道了,那絕對會夸一下荷蘭的“法制效率”的真的快,比高鐵都快的那種!
但實際上呢?荷蘭的法院在處理商業案件的時候,平均審理周期大概是在6個月—12個月之間,這反差多少是有點大了。
![]()
其次就是這個“準”,這就厲害了,荷蘭政府這邊,上來就是以“供應鏈安全”為由,凍結了安世及其旗下30家分公司的資產。
以及知識產權和人員調整的權限,就這一下,直接就癱瘓了整個安世的企業運營能力!
![]()
然后,法院這邊再進行裁決,由外籍的董事長掌握安世的“決定性投票權”,只給中方股東留下了經濟收益權,但治理公司的權利卻是被徹底架空了。
這還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荷蘭的這個時間點卡的太準了,這整個行動就發生在安世的母公司聞泰科技的關鍵行動上。
![]()
這個時候的聞泰處于剛剛完成消費電子業務的剝離,和全面押注半導體進行轉型的關鍵時刻,而安世半導體在2025年上半年的這段時間里,就為聞泰貢獻了12.61億元的凈利潤!
但荷蘭突然這么做,這完全可以說是直接掐住了聞泰的脖子,將聞泰的“盈利工具”直接給搶了。
![]()
咱再說這個“狠”,那就是在荷蘭政府這邊剛下達凍結令的第二天,也就是在10月1日,安世的三名外籍高管非常“巧合”的同時發起了司法申請。
這一下荷蘭的法庭和企業快速進行配合,甚至法院都直接跳過了庭審,就完成了對安世控制權的轉移,中方董事長直接就被驅逐了。
![]()
安世半導體在歐洲半導體領域,可以說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也是全球車規級功率芯片的前三強。
總部就設立在荷蘭的奈梅享,而它的產品覆蓋了大眾、寶馬等歐洲巨頭車企近9000萬臺汽車生產線。
![]()
而荷蘭凍結其運營權限的做法,很可能會導致歐洲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出現技術斷檔,并且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可替代的穩定供應商。
面對荷蘭的這種做法,中方在10月4號的時候,就發出“禁止安世半導體向全世界范圍內出口芯片”的公告,隨后的稀土牌更是直接打在了荷蘭的“七寸”上。
![]()
要知道,安世半導體的生產線有70%都在咱們國內,還掌握著全球20%汽車方面的芯片,再加上安世的主要受眾就是歐洲的那些車企。
這對那些本就被荷蘭對安世的行為搞的“焦頭爛額”的車企來說,稀土限令導致的芯片價格拉高更是“雪上加霜”。
![]()
也正是因為荷蘭對安世的“強盜行為”,涉及到了周邊多個國家的利益,這也導致有不少的歐洲媒體對荷蘭的行為表示批評。
說荷蘭的這個行為將會加劇歐盟和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沖突,非常不利于歐盟經濟的發展,而這也會導致在歐洲的其他中企對“合法資產被政治化沒收”的擔心。
![]()
荷蘭的這一系列操作,在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公布法庭文件之前,可能看著還會有點難以理解,畢竟一個以貿易立國的國家,為什么突然作出了損害自身商業信譽的舉動。
而就在法庭文件出現之后,這一切就都明朗了,荷蘭完全就是在跟著美國的節奏在走,先由美國公布“實體清單”,第二天荷蘭就宣布了DUV光刻機的禁令。
![]()
后有美國剛說要出口管制,又是第二天,荷蘭就開始對安世出手了,美國和荷蘭這兩個國家,一個在前臺唱戲,一個在后面遞刀,這一出戲碼玩的那叫一個天衣無縫。
但也不難看出,這是美國對中國科技崛起產生的焦慮在作祟,而歐洲尤其是荷蘭,在這場由美國主導的對中國圍堵戲碼當中,其實是在扮演著一個“身不由己”的角色。
![]()
畢竟荷蘭為了配合美國的那些戰略,甚至不惜讓自己的支柱企業和下游產業承擔巨大的風險,像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做法,屬實是讓人不解。
但也就是這種看似強硬,但卻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反應,恰恰暴露了美國對我國政策的矛盾態度,又想極限施壓,但又無法承受和中國市場完全脫鉤所帶來的后果。
![]()
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商業競爭了或者是技術摩擦了,而是變成了一場圍繞著規則、主權和發展權的一場大國博弈。
而法國的《世界報》對此評論稱,歐洲正在從“規則的制定者”退化為“美國戰略的執行者”。而這個評價對于現在的歐洲來說,也確實是完全吻合。
![]()
而法國這個“出頭鳥”,現在是進退兩難,退了吧,害怕得罪美國,但進吧,又怕美國和歐盟到了關鍵時刻給他扔了。
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種情況,哪怕是證據擺到了荷蘭人的面前,他們也是裝瞎裝看不見。
![]()
所以說,對于荷蘭這樣的行為,一定不能輕饒!必須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讓其他國家不敢再配合美國圍堵中國企業。
對美國,更是要寸步不讓,讓美國也見識一下中方的實力,也要讓他習慣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的事實。
![]()
信源:證券時報 安世半導體官網顯示高管團隊已變更
![]()
信源:環球網 荷蘭政府對中企旗下安世半導體公司妄加干預,中國行業協會發聲反對
信源:觀察者網 法庭文件曝光:美國早就讓荷蘭“動手”
信源:澎湃新聞 聞泰回應子公司安世被荷蘭政府凍結資產:個別外籍管理層以合規為名行奪權之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