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狐貍尾巴終于露出來了,前腳剛拿完中企的好處,后腳就掄起大棒明搶資產(chǎn)。9月30號,荷蘭經(jīng)濟部突然下了道部長令,直接凍結了中國企業(yè)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全球30家子公司的資產(chǎn)、專利和產(chǎn)能,凍結期長達一年。這還沒完,一周之后,阿姆斯特丹法院一紙裁決,把聞泰持有的99%安世股權交給第三方托管,決策權、運營權全給了荷蘭派來的外籍董事,中資就剩個分紅權,這哪是托管啊,分明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搶!
有人可能要問了,聞泰科技是什么企業(yè),安世半導體又是什么來頭?在國內的半導體領域,聞泰科技名氣可不小,總部設在浙江嘉興,業(yè)務覆蓋半導體設計制造和光學模組。安世半導體也不是等閑之輩,前身是飛利浦的半導體部門,后來劃到了恩智浦名下,有60年的老底子,號稱是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尤其在汽車芯片領域,那更是大哥級別的存在。
![]()
2017年,功率半導體業(yè)務被恩智浦當成“邊角料”甩賣,聞泰科技瞅準了機會,花了三年時間陸續(xù)收購這塊股權,一共砸了超過380億,這是什么概念呢,聞泰當時一年的營收只有400億出頭,為了這個收購真是豁出去了,這也成了中國半導體行業(yè)最大的跨國并購案。
收購完成后,安世半導體橫空出世,成為聞泰100%持股的海外子公司,這筆買賣本來是雙贏的好棋,聞泰靠著安世直接切入新能源汽車芯片賽道,一下子從電子代工廠變身世界級 IDM 企業(yè),而安世的車規(guī)級產(chǎn)品從默默無聞變成了香餑餑,殺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24年,安世半導體總營收就干到了147億,毛利率高達 37.5%,妥妥的“利潤奶牛”。荷蘭那邊更是坐收漁利,這幾年安世給荷蘭創(chuàng)造的稅收超過1.3億歐元,還解決了一大票人的就業(yè)。可沒想到,好心喂狗反被咬,西方這波操作真是刷新下限。
聞泰為啥會被盯上?用句文雅的話來說,叫“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安世在聞泰手里被盤活后,在新能源汽車和AI基礎設施芯片領域勢頭太猛,客戶超過2.5萬個,產(chǎn)品有一萬五千多種,而且每年還在增長,這科技實力直接戳中了美國的痛點。
![]()
2024年12月,美國先下手為強,把聞泰科技塞進了“實體清單”,給它套上了緊箍咒,以后,聞泰從美國拿技術、買產(chǎn)品全得看臉色。到了今年9月29號,美國又使出了更損的招,搞了個“穿透式制裁”,只要母公司在實體清單里,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也得被拉黑。結果第二天,荷蘭的大棒就跟上了,簡直是美國的頭號馬仔。
荷蘭這幾年跟著美國鞍前馬后,干了不少臟事。最出名的就是阿斯麥光刻機那檔子事,之前還裝模作樣說“保持中立”,結果在美國施壓下,2022年先把高端EUV光刻機對華出口給禁了。前幾天干脆把中低端DUV光刻機也納入管制,直接要卡我們半導體產(chǎn)業(yè)的脖子。
再往前數(shù),2020年,荷蘭配合美國搞過針對華為的禁令,限制荷蘭企業(yè)給華為提供5G相關技術。2023年,荷蘭的情報部門無中生有,炒作“中企監(jiān)聽論”,逼著當?shù)剡\營商把中國設備換成歐美產(chǎn)品。加上這次安世半導體事件,荷蘭政府下達部長令的第二天,公司幾個荷蘭籍高管就聯(lián)手向法庭申請暫停中方管理層的職務,這種政府和高管里應外合的套路,要說沒有提前策劃,鬼都不信!
![]()
對聞泰科技來說,這次變局就像個晴天霹靂,消息一出,聞泰科技的股票直接暴跌10%,市值一天蒸發(fā)52億,要知道,安世現(xiàn)在是它核心的盈利支柱,現(xiàn)在控制權被搶走,決策鏈條變長,資源配置也不靈活了,雖然還能拿分紅,但運營效率肯定大受影響,本來聞泰剛賣了ODM業(yè)務準備轉型,這下等于轉型轉了個寂寞,在懸崖邊上走鋼絲。安世半導體也好不到哪里去,德國工廠生產(chǎn)線都停擺了,倉庫里面200萬顆汽車芯片被封,客戶肯定都慌了,長期下去,客戶和訂單都得跑。
對于荷蘭的明搶行為,國家外交部明確回應:中方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話不多,信息量很大,接下來,荷蘭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中方的反制,還要為了違背商業(yè)原則付出沉痛的代價。
荷蘭剛下手,咱們的稀土管制政策就落地了,絕對是精準打擊,荷蘭芯片產(chǎn)業(yè)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度超過90%,阿斯麥每臺光刻機都得用2.3公斤稀土材料。管制政策一出,阿斯麥EUV光刻機立馬延遲出貨3周,直接讓荷蘭人傻了眼。
![]()
聞泰也沒閑著,已經(jīng)找了國際律師事務所,還對接政府部門,法律和外交途徑雙管齊下,這態(tài)度必須有。中國企業(yè)要在國際上挺起腰桿子,最重要的還是打鐵自身硬,加快核心技術國產(chǎn)化,比如光刻機、半導體材料,只要我們自己能造了,別人再想卡脖子也沒轍。
這事兒給所有中國出海企業(yè)提了個醒,西方所謂的“市場經(jīng)濟”“公平競爭” 都是假的,比紙糊的還不如,一旦涉及到自己的關鍵利益,什么文明,什么原則,什么契約精神,就都不管了,立馬就露出海盜本性。荷蘭一直自稱是老歐洲文明的代表,是商業(yè)秩序的堅定維護者,嘴上說一套,手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這次開了“以國家安全為名搶資產(chǎn)”的壞頭,以后誰還敢去荷蘭投資?這明白著就是砸自己的招牌,現(xiàn)在覺得占了便宜,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搶來的東西遲早得吐出來,我們就睜大眼睛一起看,背棄契約精神和商業(yè)原則的國家,該是什么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