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集中核準了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財險”)三位高管的任職資格:王曉琳、張樹國獲任總公司副總經理,張青出任山西分公司副總經理。此次人事調整標志著中煤財險在股權結構優化后,正加速完善公司治理體系。
![]()
高管團隊專業化升級
中煤財險此次人事調整涉及總部和分支機構層面。王曉琳、張樹國作為新任總公司副總經理,將協助總經理張振軍開展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張青則被任命為山西分公司副總經理,深耕區域市場。
張樹國此前已在中煤財險擔任職工監事,此次晉升副總經理,體現了公司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才戰略。而王曉琳、張青的任命則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管理團隊的專業化水平。
此次高管團隊擴容與公司資本擴容同步推進,或標志著中煤財險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戰略轉型進入關鍵階段。
七年磨一劍:總經理就位之路
中煤財險的管理層穩定之路頗為曲折。2024年7月,張振軍正式擔任中煤財險總經理,結束了該公司長達近七年的總經理空缺狀態。
張振軍出生于1970年3月,是一名“老中煤人”,早在2011年就已擔任中煤財險法律責任人,此后歷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工董事等職務。2022年9月,張振軍開始擔任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直至2024年7月“轉正”。
中煤財險的總經理職位自2017年11月蒲海成辭職后一直空缺。期間,公司曾嘗試通過市場化公開招聘總經理補位,但均未能如愿。張振軍的正式就任,為公司注入了穩定劑。
山西金控增資控股,股權結構優化
2025年9月,中煤財險宣布擬增資3.006億元,全部由原股東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金控”)認購。增資完成后,山西金控持股比例將從32.78%大幅提升至46.05%,成為中煤財險控制類股東。
這一持股比例突破了《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的戰略類股東持股三分之一的上限,使山西金控從中煤財險的戰略類股東變為控制類股東。
山西金控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權山西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集多種金融業態于一體的省屬地方金融控股集團。此次增資不僅體現了對中煤財險長期價值的認可,更凸顯其通過保險板塊完善區域金融生態的布局意圖。
首家煤炭保險公司的特色化之路
中煤財險成立于2008年10月,是全國首家專業煤炭保險公司,也是首家總部設在山西省的全國性保險公司。公司由山西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等15家單位發起組建,注冊資本12.2億元。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煤炭行業背景的保險公司,中煤財險肩負著探索煤炭安全生產風險保障機制創新的使命。公司首創“礦井建設工程保險”、“煤礦安全責任服務保險”等特色產品,在煤炭高風險領域形成了專業優勢。
近年來,中煤財險在呂梁市創新推出“互聯網+”安責險模式,由保險公司出資購買第三方服務參與煤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現了從“事后被動理賠”向“事前主動預防減災”的轉變。這一模式屬全國首例,在高危行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中煤財險的經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成立后的前十年的內,公司除2014年微盈347.74萬元外,其余年份均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公司終于實現扭虧為盈,當年凈利潤0.03億元,2021年至2023年持續保持盈利。
2024年上半年,中煤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2.3億元,凈利潤1622.52萬元,在中小財險公司中表現穩健。截至2024年6月末,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12.71%,近兩期風險綜合評級均為A類。
未來展望:特色化發展路徑
隨著高管團隊就位與資本實力增強,中煤財險正試圖在財險行業馬太效應加劇的背景下,走出一條“小而美”的特色發展路徑。公司一方面依托股東資源深耕區域市場,另一方面借助科技賦能提升運營效率。
中煤財險的股東陣容堪稱山西經濟“縮影”,形成了“國有資本+地方龍頭民企+能源產業集團”的穩定三角結構。這種“能源+金融+實業”的股東組合,為公司發展農業險、責任險等創新業務提供了產業協同基礎。
隨著山西金控控制權強化和高管團隊完善,這家扎根山西十七年的財險公司,正迎來發展的新階段。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煤財險能否憑借其專業特色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值得市場關注。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