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零碳
碳中和領域的《新青年》
![]()
來源:AI生成
摘要:
國際海事組織推動全球航運業減排的共識與規則制定進程正面臨著巨大分歧,或將決定綠色燃料的未來前景。
撰文 | Penn
編輯 | 小雨
→這是《環球零碳》的第1710篇原創
承擔全球80%貿易運輸任務的航運業,如今正面臨更為嚴苛的“脫碳”考驗。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數據,全球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已超過10 億噸,占人為活動排放總量的比重接近3%,因此被視為減碳關鍵產業。
近年來,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和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國際航運業已經明顯加快減排的步伐。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通過了新的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其核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全球航運業凈零排放。
2025年4月,各國就削減航運排放達成歷史性協議,國際海事組織批準“IMO凈零排放框架”。這是世界上首個將整個行業領域的強制性排放限制和溫室氣體定價相結合的框架,航運業朝著“凈零排放”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10月14至17日,國際海事組織將舉行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特別會議,審議并表決“IMO凈零排放框架”, 如果獲得成員國2/3多數票即可通過。
此框架如獲通過,預計于2027年生效,屆時不僅將確立強制性燃料排放標準,還將引入全球范圍的碳定價機制,誕生數百億美元級別的航運業“全球碳市場”。
若表決失敗,將嚴重阻礙綠色轉型,并可能導致航運業陷入復雜且碎片化的區域性氣候法規困局。因此,處于航運業減排核心的綠氨、綠色甲醇等替代綠色燃料,也迎來了決定未來前景的關鍵一周。
事實上,在正式投票前,各方已經開始了針鋒相對地對決。在美國政府10月10日公開宣布“堅決反對”國際海事組織擬議的“IMO凈零框架”,并威脅制裁支持國后,歐盟立刻于12日發布正式聲明,明確表示強烈支持IMO的全球減排措施。
![]()
圖說: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阿塞尼奧·多明格斯發表講話
來源:IMO
01
“IMO凈零排放框架”意義重大
“IMO凈零排放框架”的核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全球航運業凈零排放,將適用于總噸位超過5000噸的大型遠洋船舶,這類船舶目前約占全球海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85%。
新框架不僅確立了強制性燃料標準,還引入了全球范圍的碳定價機制,從而通過開創性的“雙軌制”推進減排:
一是設立逐年降低的全球燃料溫室氣體強度標準,要求船舶逐年降低"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FI),即每單位能源消耗產生的排放量。超過該標準的船舶需要根據其超額程度支付罰款,對每噸排放量多支付100美元或380美元。
二是推行碳定價機制,排放超標的船舶需要購買"碳信用"來平衡差額,而使用清潔能源的船舶則能獲得獎勵。這種"污染者付費,先行者受益"的模式將加速綠色技術創新。
框架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是設立“國際海事組織凈零基金”。該基金將利用碳定價機制所產生的收入,為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和減排轉型提供支持。
據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航運與海洋研究小組測算,該計劃預計到2030年底將籌集300億至400億美元,并將以每年約1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
![]()
圖說:MEPC 83期間的國際海事組織總部全體會議
來源:IMO
不過,4月份的談判過程并不容易,各國對于碳排放定價系統的方案存在較大分歧,各方討論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是否直接征收碳稅”。
在79個最終投票的國家中,包括中國、歐盟、印度和日本在內的63個國家贊成,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大部分為產油國)反對該框架。另外25個國家(包括一些太平洋島國)則選擇了棄權。
02
美國:堅決反對并威脅制裁支持國
在今年4月的IMO會議上,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態度就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談判的進程。原定參會的美國代表團在會議前夕突遭白宮召回,導致當時關鍵議程中連續出現三個空缺席位。
除此之外,在一封美國致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的聲明信中,特朗普政府發出了措辭強硬的信息,明確拒絕任何根據溫室氣體排放或燃料選擇對美國船舶征收費用的措施。
信中稱華盛頓不會接受“任何給美國或其人民的利益帶來不恰當或不公平負擔的國際環境協議”,并威脅一旦碳定價制度實施,美國政府將采取“對等”措施反制。
這一次投票表決前夕,美國再次公開宣布堅決反對國際海事組織擬議的“IMO凈零框架”并威脅制裁支持國。
10月10日,美國政府發布最新聯合聲明,明確將該框架定性為“聯合國體系內的首個全球碳稅”,美國政府“堅決拒絕”這一提案,認為其將“對美國公民、能源供應商、航運企業及游客造成不公平負擔”。
該聲明由國務卿盧比奧、能源部長賴特、交通部長達菲共同簽署,三位部長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增加美國人生活成本、破壞經濟安全或損害能源獨立的國際協議。”
![]()
圖說:美國政府發布聯合聲明反對“凈零框架”
來源:美國政府
美方稱,該框架若獲通過,可能導致全球航運成本上升10%以上,對能源、貿易與消費市場造成“災難性影響”。 聲明批評該提案是“未經授權的全球征稅機制”,將對所有IMO成員國實施“懲罰性與累退性的財政負擔”。
此外,美國擬對投贊成票或支持“凈零框架”的國家采取一攬子反制措施,具體包括港口與航運準入限制、海員簽證收緊、商業合同懲罰、對政策推動者的制裁等手段。美國還警告將“對推動歐洲主導的全球氣候管制輸出的國家采取代價性反制”。
03
歐盟:硬剛美國,強烈支持
在過去的談判中,以歐盟、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國聯盟為代表的國家和組織主張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征收一個統一的、固定的價格,希望通過提高碳價,促進清潔能源在航運公司中的應用。
這一次,在美國政府公開宣布“堅決反對”并威脅制裁支持國后,歐盟立刻于10月12日發布正式聲明,明確表示強烈支持IMO的全球減排措施。
歐盟委員會交通與運輸總司(DG MOVE)在聲明中指出:
“歐盟支持在國際海事組織層面采取雄心勃勃的全球行動,以推動航運業去碳化并確保全球公平競爭環境。‘凈零框架’是航運業全球去碳化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呼吁下周IMO會議予以通過。”
![]()
圖說:歐盟發布聲明強烈支持IMO全球減排措施
來源:歐盟委員會
歐盟強調,IMO的全球減排框架是“全球規則的一部分”,只有在多邊協調機制下才能實現公平與效率。聲明還透露,在“凈零框架”正式通過后,歐盟委員會將重新審查現行的EU ETS與FuelEU Maritime等單邊航運減排法規。
歐盟仍然相信,盡管美國可能會采取報復措施,大多數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將繼續支持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個全球定價機制。
“我對該框架被采用的信心很高,”歐洲委員會交通和移動總司的水運運輸主任福蒂尼·約安尼杜說。
約安尼杜表示,該協議在四月的MEPC 83會議上以63-16的票數通過,支持該協議的立場仍然‘堅定’,她預計將有‘大多數國家’再次支持它。她指出:“就實質內容而言,我們沒有收到任何國家會比六個月前更負面地看待凈零框架的信號。”
![]()
圖說:FuelEU Maritime相關規定
來源:EU
當被問及歐盟審查其自身的排放交易系統(ETS)和FuelEU Maritime法規以與IMO凈零框架保持一致的意圖時,約安尼杜保證歐盟會在全球法規通過后“立即”開始審查這兩項立法。
她解釋說,審查過程將旨在防止對航運公司造成雙重監管負擔,同時避免在氣候雄心上“倒退”。
她指出,歐盟的目標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查,以避免歐盟法規與國際海事組織凈零排放框架之間的任何重疊,如果該框架被采用,將于2027年生效,并從2028年開始實施。
04
在歐盟與美國針鋒相對的同時,航運行業內部也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來自日本、挪威、丹麥、英國、比利時、荷蘭和新加坡的七個主要船東協會發出聯合呼吁,敦促各國政府批準全球脫碳計劃,以“在倫敦創造歷史”,正式通過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減碳方案。
七家協會代表的船隊總運力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其聯合表態被業界視為對IMO 推動全球航運脫碳進程的重要支持信號。
但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該“凈零框架”。包括Frontline航運公司、TMS集團、Capital Maritime航運公司、Angelicoussis集團以及沙特國家航運公司巴赫里航運公司在內的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型船東集團,已經公開反對該協議。
這些公司在聲明中表示,他們對IM0 提出的“凈零框架”表示“嚴重關切”,認為該方案在現有版本下無法有效推動航運業脫碳,也難以確保公平競爭,并警告稱,該協議可能“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過重的財務負擔”。
反對方認為,在框架通過之前,必須進行重大修改,特別是要引入更加“現實的排放軌跡”,以確保方案在實施層面具備可行性。
無論投票結果如何,毫無疑問國際海事組織的這次會議都將對綠色燃料領域未來的游戲規則產生重大影響,各方仍將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https://www.news.cn/world/20250412/065afd664793460b8ba1db9ba7abf95d/c.html
[2]https://res.cenews.com.cn/hjw/news.html?aid=1217701
[3]https://splash247.com/industry-splits-ahead-of-historic-imo-vote-on-net-zero-framework/
[4]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boards-policy-regulation/un-shipping-emissions-deal-pit-us-against-eu-led-bloc-2025-10-13/
[5]https://splash247.com/trump-administration-threatens-sanctions-over-imo-climate-vote/
[6]https://transport.ec.europa.eu/news-events/news/statement-ahead-imos-marine-environment-protection-committee-mepc-meeting-2025-10-12_en
[7]https://www.marinelog.com/legal/environment/stage-set-for-eu-u-s-confrontation-on-imo-nzf/
[8]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donald-trump-shipping-emissions-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
[9]https://www.hydrogeninsight.com/transport/shipowner-opposition-to-imo-net-zero-rules-grows-ahead-of-crucial-vote-in-potential-blow-to-green-hydrogen-based-fuels/2-1-1876261
[10]https://www.hydrogeninsight.com/transport/opinion-what-does-next-weeks-imo-decision-on-decarbonising-global-shipping-mean-for-green-hydrogen-based-fuels-/2-1-1884049
[11]https://www.tradewindsnews.com/sustainability/eu-defies-us-threats-sticks-to-supporting-imo-s-net-zero-framework/2-1-1884782
[12]https://www.eworldship.com/html/2025/ship_inside_and_outside_1013/215525.html
![]()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
![]()
聯系和關注我們↓(公眾號后臺留言聯系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