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月4日,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特蕾莎·里貝拉在一場會議前夕發出嚴厲警告,
她直截了當地告訴即將開會的各國環境部長:如果你們投票支持放寬2040年氣候目標,就等于削弱了歐洲經濟,還會向全世界傳遞軟弱信號。
這次警告的背景是歐盟27國環境部長即將在11月5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維持"204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90%"的目標。
為了爭取足夠多成員國支持,歐盟委員會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允許將最多3%的減排份額外包給其他國家,通過購買碳信用額來完成。
![]()
但這個方案并沒能說服足夠多的國家,部長們還將討論是否提高碳信用額度的比例。
歐盟委員會早在2025年7月就就《歐洲氣候法》提出修訂案,正式設定了到2040年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減少90%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還建議引入碳信用額度等機制,以緩解歐洲在實現減排目標過程中面臨的壓力。但這個目標從一開始就遇到阻力。一些歐盟成員國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樣的目標不現實。
碳信用額度的爭議很大。簡單說,就是歐盟可以花錢讓其他國家代為減排,而不用自己完全完成90%的減排任務。
德國、法國和波蘭表示支持這一建議,但批評人士警告,碳信用額度的使用將破壞歐盟在21世紀中葉實現經濟脫碳的努力。歐盟科學顧問團隊也發出警告。他們指出,擴大碳排放削減外包范圍雖然能放緩歐盟工業和家庭的減排步伐,但會導致資金從國內氣候行動投資中轉移出去。
里貝拉的立場非常強硬。她在聲明中說,推遲氣候行動或降低目標低于必要軌跡,無異于揮霍資金、錯失投資良機。
![]()
這既是軟弱無力的表現,也暴露政策矛盾,將帶來巨大的經濟與人類代價。她呼吁環境部長們支持真正的歐洲競爭力,即既具社會責任感又符合環保原則的路線。
這次會議的時機很關鍵。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定于2025年11月在巴西亞馬孫雨林地區的帕拉州首府貝倫市舉辦。里貝拉希望歐盟能以一個堅定、統一的姿態出席這場全球氣候談判。
特別是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歐盟的領導力正受到全球密切關注。如果歐盟在這個時候削弱目標,會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信號:當經濟困難來臨時,歐盟愿意犧牲環境承諾。
歐盟內部對綠色法規的反對聲音一直存在。在2019年6月的歐盟峰會上,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匈牙利和波蘭就對到2050年實現零碳經濟的目標表示反對。到了2025年,這種分歧依然存在。部分成員國的民粹主義政客公開瞄準歐盟綠色法規,認為這些法規損害本國經濟利益。
實現2040年目標需要大量投資。歐盟估計,2031年至2050年,歐盟每年需要約6600億歐元的能源投資,約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3.2%。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在歐洲經濟增長乏力、能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許多成員國都感到壓力。
![]()
2024年,歐洲農民就對環境規制以及貿易政策等問題發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高企的能源價格、經濟增長乏力和生活成本上升,使綠色轉型在部分人群中被視為加劇社會不平等與經濟焦慮的因素。2025年1月29日,新一屆歐委會發布《歐盟競爭力指南》,強調要在綠色新政和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這表明歐盟正在調整策略,從過去的激進減排轉變為更加務實的政策路徑。
里貝拉的警告還有另一層含義。她強調,未能及時投資綠色技術和能源轉型,將使歐盟工業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劣勢。這不僅是道德上的失誤,更是巨大的經濟損失。歐盟需要在氣候行動和經濟競爭力之間找到平衡,而不是簡單地放松標準。
11月5日的會議結果將直接影響歐盟在貝倫氣候大會上的立場。如果歐盟維持90%的減排目標,并嚴格限制碳信用額度的使用,將展示其在氣候治理上的決心。但如果部長們選擇提高碳信用額度比例,或引入條款允許在經濟惡化時下調目標,歐盟的氣候承諾就會打折扣。
歐盟的2040年氣候目標既是對自身的考驗,也是對全球氣候治理的貢獻。在經濟壓力和環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從來不容易,但這正是考驗領導力的時刻。無論最終決定如何,歐盟的選擇都會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