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體系里面,醫學院校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綜合性高校的二級醫學院和獨立醫學類高校。
當年大量醫科大學都被綜合性高校合并,最終成為綜合高校的一部分,但依然保持獨立的運行機制,所以在當今醫學體系里面依然發揮重要作用。
今天我們所要看到的醫學類高校排名,主要是以高校的醫學類學科博士點、重點實驗室、頂級學者、生源質量為排名依據。
本次排名包括有綜合性高校醫學院和獨立醫科大學,相對來說排名還是極為全面,也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
醫學院校排名具體表現
醫學院校前三名分別是: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醫學院,實則都是合并當年的上海醫科大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這兩所都是民國時期的著名醫學院校,歷史傳承悠久,實力確實很強。
而北京協和醫學院當年由美國基金資助,民國時期已經成為全國頂尖醫學院,并且開創臨床醫學八年制培養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推行的臨床醫學“4+4”培養模式,最近引起熱議。招生和培養制度的混亂,使得其培養的醫生飽受質疑,影響到學校聲譽。
北京大學醫學部位居第四名,或許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北大當年合并北京醫科大學,才有如今的北大醫學部。
北大醫學部的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護理學等學科都是并列全國第一,只是學校直屬附屬醫院整體實力并不是很強,影響到學校排名。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排名第五。當年中山醫科大學被中山大學合并,成為如今的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都是學校的強項。
![]()
首都醫科大學排名全國第6,實現歷史性突破。首都醫科大學并非是百年名校,而是始建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普通高校。
學校的高速發展期是最近10年,特別是和北京諸多頂尖醫院達成合作,使得綜合實力大增。
比如臨床醫學和護理學等學科都位居全國前10,目前擁有7個國家醫學中心和7位全職院士,構建成強大的醫療研究團隊。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已經退步到全國第10名。
湘雅醫學院是民國時期的著名醫學院,曾經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齊名,在臨床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地位,但自從合并后,學校的實力并沒有得到穩步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湘雅醫學院的直屬附屬醫院最近兩年頻繁出現醫療事件,醫生的道德問題也影響到學校的聲譽。
因此,湘雅醫學院在老牌醫學高校里面的整體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全國排名有所退步,也是讓人感到較為可惜。
同樣出現退步的還有第16名的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這也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頂尖醫學院,如今學校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等核心學科在學科評估中均沒有達到A級別。
![]()
排名第27位的廣州醫科大學,排名第32位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排名第33位的溫州醫科大學,進步都極為明顯。
這三所高校都意在打破原有的醫學體系格局,特別是廣州醫科大學成為雙一流高校后,臨床醫學學科進步極為神速。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通過合并方式提升綜合實力,重點打造臨床醫學和生命科學兩大學科,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
溫州醫科大學則是重點打造眼科,這些年不斷引進高端學者,打造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極為突出,將來還有機會沖擊第三輪雙一流大學。
整體來說,這份排名還是很符合當前醫學類高校的地位,擁有較大參考價值。必須要指出醫學高校非常看重地位和聲譽,而并非是985或211高校的頭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