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美妝行業的人事變動浪潮與上半年呈現顯著差異。
在《FBeauty未來跡》對上半年美妝人事的盤點中,“架構重組”與“中國權力升維”是關鍵詞。但來到Q3,全球人事調整則邁入更深層次的戰略交融期:不再是單純的組織架構優化,而是通過關鍵人才的“跨領域、跨區域、跨基因”任命,實現研發范式、經驗輸出、業務邊界與組織生態的全方位重構。
雅詩蘭黛引入快消巨頭高管重塑研發體系,歐萊雅前中國CEO執掌北美市場輸出“中國方案”;拜爾斯道夫設全新職位搶占“皮膚健康”賽道,本土“一哥”珀萊雅、韓妝巨頭LG生活健康引入外部精英激活組織......
這些人事變動的背后,是美妝行業應對消費需求升級、全球市場競爭加劇、技術創新加速的集體戰略回應。
![]()
研發無界:重構研發范式與鏈接全球大腦
在全球消費者對「科學背書」與「快速迭代」的雙重需求驅動下,傳統美妝研發的封閉體系和漫長周期已難以適應市場競爭。
當下,頭部企業正通過關鍵人事任命,打破研發的封閉邊界:要么引入跨行業邏輯重構體系,要么綁定全球科研權威整合資源,推動研發從慢周期的“藝術創作”轉向數據驅動的“科學制造”。
1、研發范式突破:快消研發邏輯注入奢侈美妝。
雅詩蘭黛任命前百事公司首席科學官René Lammers為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研究和創新官。
這一跨界任命具有標志性意義。根據集團公告,作為首席研發與創新官,Lammers將統領集團全球研發力量,負責產品和臨床創新、科學事務、法規戰略以及上游技術開發,重點推進"快速上市、緊跟潮流"的創新模式。
![]()
從履歷來看,René并非美妝行業的原生玩家,他在百事和聯合利華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快消品研發經驗,擅長構建標準化、規模化、可復制的工業化研發體系。這種強調效率、數據與流程的研發邏輯,正是雅詩蘭黛等傳統奢侈美妝企業突破創新瓶頸所需的關鍵能力。
雅詩蘭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對此直言:“René的科學專業知識、全球視野與前沿產品開發熱情,將幫助我們轉變研究和創新方式,使其更契合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核心目標。”
2025年至今,司泰峰上任后后對集團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隨著此次任命落定,司泰峰的新管理團隊也已完成組建,標志著雅詩蘭黛集團“重塑美妝新境”戰略進入全面執行階段。“(新高管團隊)能夠引領公司邁入下一個增長和轉型的新篇章。”他如此表示。
![]()
2、生態鏈接:本土企業綁定全球科研權威
如果說雅詩蘭黛的研發變革是向內重構,那么上美股份的人事動作則代表了本土企業向外鏈接的新路徑。
9月,上美股份任命全球多肽美容科技開創者Dr. Karl Lintner(卡爾·林特納博士)為其首席科學顧問。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上美首次設立該職位。
![]()
公開資料顯示,自上世紀70年代起,Lintner博士就致力于多肽研究與應用,是全球首位將勝肽引入到化妝品應用領域的科學家。他擁有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并在早期于法國薩克萊核研究中心積累了長達十年的生物肽研究經驗,擔任過美國化妝品化學家學會(SCC)科學事務委員會成員及主席,更被授予In-Cosmetics終身成就獎和納瓦拉之家獎章。
加入上美后,Lintner博士將在技術突破層面為上美全球多肽技術布局提供前瞻性規劃,并為科研團隊提供技術建議與解決方案;在生態建設上作為上美全球化科研生態的核心推動者,協助對接國際頂尖科研機構及學術組織;在資源整合上,主導建立跨國研發合作平臺,實現全球優質科研資源的共享與協同創新。
這一任命代表了本土企業獲取頂尖技術的新路徑:不再局限于自建研發團隊,而是通過綁定細分科研領域的權威學者,快速構筑技術壁壘并接入全球科研網絡。
經驗無界:中國方案成全全球戰略資產
作為本季度人員變動最為頻繁的公司,歐萊雅集團的人員調整體現了“中國市場經驗”的全球化輸出趨勢。
位曾執掌歐萊雅中國的CEO獲得重要晉升:貝瀚青(Alexis Perakis-Valat)出任歐萊雅集團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北美總裁,費博瑞(Fabrice Megarbane)則接任歐萊雅集團消費品部門總裁的職位。
從履歷看,貝瀚青在2010-2015年擔任歐萊雅中國CEO期間,幫助歐萊雅進一步確立了市場地位,如2011年歐萊雅中國規模突破100億元大關;2012年巴黎歐萊雅成為中國市場美妝第一品牌;2010年至2013年,歐萊雅中國均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這一人事布局的戰略意義在于,將貝瀚青在中國市場淬煉出的“極致敏捷的數字化營銷”、“復雜的全渠道運營”等經驗系統性輸出至北美等增長乏力的成熟市場。2025年上半年,歐萊雅北美市場銷售額僅微增0.4%,引入中國經驗或許成為破解增長困境的關鍵舉措。
![]()
費博瑞在2019-2023任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在任期間連續三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長,其中2020年中國還成為歐萊雅集團旗下巴黎歐萊雅、蘭蔻、赫蓮娜、修麗可、卡詩、YSL、科顏氏7大品牌的全球第一市場。
接任歐萊雅消費品部門總裁后,費博瑞或許將致力于將中國市場的爆品打造邏輯與年輕化營銷經驗復制到全球。
![]()
從中國市場到重點區域,再到全球業務,貝瀚青與費博瑞的晉升路徑清晰展現了中國經驗的系統性輸出。過去,中國市場是全球戰略的追隨者,以復制歐美成熟模式為主;如今,中國因競爭最激烈、消費者最挑剔、數字化最領先,已成為全球美妝行業的創新試驗田。
戰略無界:業務邊界與價值邏輯的重構
面對消費需求的多元化與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美妝企業通過人事調整推動“戰略無界”,呈現出擴張與聚焦并行的雙重路徑。
1、賽道擴張:從護膚邁向“皮膚健康”
拜爾斯道夫新設「Derma & Health Care(皮膚和健康管理)」總裁一職,整合了優色林(Eucerin)、Aquaphor、漢莎(Hansaplast)、易理妥(Elastoplast)和CURITAS等品牌,并由前歐萊雅高管Burcu Andreae-Nehlsen出任這一職位。值得注意的是,Burcu Andreae-Nehlsen將進入拜爾斯道夫執行委員會,凸顯了公司在戰略層面對這一業務的重視。
![]()
拜爾斯道夫表示,這一調整旨在強化皮膚護理與健康護理品類的戰略領導力,與公司“Win with care”的愿景相一致。此次從“美”到“健康”的戰略升維,標志著美妝與醫藥健康產業的邊界進一步模糊,專業壁壘與醫療信任度成為新的競爭維度。
2、戰略聚焦:剝離非核心,強化優勢領域
與拜爾斯道夫的擴張邏輯不同,科蒂集團則聚焦于“戰略收縮”。
近日,科蒂于官網正式發布公告稱,將更緊密地整合其高端美容部門與大眾美容香氛業務,從而將公司重新集中在其傳統和核心優勢上,以推動可持續的盈利增長并加速價值創造。此外,科蒂還對其消費美妝業務展開了全面的戰略審查,以釋放其全部潛力。
為此,科蒂邀請Gordon von Bretten出任大眾美容業務部門總裁,并由其主導對規模達12億美元的大眾美妝業務進行戰略評估,不排除“剝離非核心業務”的可能。
![]()
Gordon此前擔任科蒂董事會成員兼首席轉型官,擅長企業戰略重組與業務優化,對科蒂的業務結構有全面認知。
對此,科蒂首席執行官Sue Nabi強調,這一調整旨在提升公司的“清晰度和專注力”,將資源集中于傳統優勢的香水與高端美妝領域。
科蒂的“無界”體現在主動收縮戰場,將資源無限集中于其最具優勢的香水與高端美妝領域。通過人事與戰略的同步調整,科蒂正試圖將自己重新定義為一個“精選的、以香水為引領的美麗集團”,實現價值的徹底重估。
基因無界:外部領袖激活組織新生態
當內部晉升難以打破創新慣性時,引入跨行業、跨企業的外部領袖成為第三季度美妝巨頭們的破局之道。無論是珀萊雅引入新消費背景CMO,還是LG生活健康首次打破“內部晉升慣例”外聘CEO,其核心邏輯都是通過注入外部基因,來破解組織內部的路徑依賴。
1、LG生活健康的“換血療法”
LG生活健康外聘擁有歐萊雅、聯合利華背景的李善珠擔任CEO,這一決定在強調資歷與內部晉升的韓國企業中并不常見。
李善珠出生于1970年,并于2002年加入歐萊雅。任職期間,科顏氏在韓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后被調往歐萊雅美國總部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科顏氏的國際業務,推動科顏氏成為歐萊雅奢侈品部門僅次于蘭蔻的第二大品牌,實現全球銷售額翻倍。
離開歐萊雅后,她在L&P(美迪惠爾母公司)期間主導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填補了韓國面膜品牌在歐美高端市場的空白;在聯合利華任職時,又幫助AHC品牌明確高端功效護膚的定位,擺脫同質化競爭。
從李善珠的職業履歷看,她所具備的“國際化品牌操盤能力”與“本地品牌激活能力”正是當前的LG生活健康所亟需的。
對LG生活健康而言,李善珠的加入將解決兩大核心問題:一是本土市場增長乏力(2023-2024 年持續負增長,降幅1.4%-4.6%),二是全球化布局不足,海外營收占比低。她的國際經驗與年輕化運營能力,將幫助LG重構本土品牌矩陣并拓展全球市場。
2、珀萊雅構建“跨界高管矩陣”,補齊關鍵拼圖
9月中旬,珀萊雅任命擁有阿芙精油、泡泡瑪特、蕉下背景的果小為首席營銷官。
果小在消費領域深耕十余年,曾打造“泡泡瑪特--中國潮玩第一品牌”、“蕉下--輕量化戶外”等行業經典案例。他對新一代消費者的偏好洞察,以及通過產品與情感需求深度綁定的營銷理念,將為珀萊雅系統性補強品牌情感價值與用戶共鳴能力提供關鍵支持。
珀萊雅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任命是公司“持續構建品牌化與全球化競爭力的關鍵一步”,果小將充分發揮跨行業優勢,推動品牌實現跨越式發展。
![]()
另外在最近,珀萊雅宣布任命擁有歐萊雅與覓光美容儀背景的金昶為財務負責人,結束了該職位近五個月的空缺。
金昶的履歷體現了珀萊雅對人才“復合背景”的追求:他既擁有在歐萊雅中國擔任財務發展總監及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財務總監的成熟體系經驗,也具備在知名國貨美容儀品牌覓光(AMIRO) 擔任合伙人兼CFO的創業公司與新消費實戰經歷。這意味著他不僅能駕馭規范的財務管理,更深諳如何為高增長、高投入的創新業務配置資源。
![]()
至此,珀萊雅已構建起一個融合多元背景的“跨界高管矩陣”:研發端由前寶潔、雅詩蘭黛科學家領銜,品牌與產品端則匯聚了具備歐萊雅體系經驗與新消費實戰能力的操盤手,而財務與資本端則由兼具跨國企業規范與創業公司視野的精英擔綱。這套復合型人才體系,標志著珀萊雅的組織建設已從職能補缺邁向系統化能力構建,為其全球化與多品牌戰略提供了堅實支撐。
綜合來看,2025年第三季度的人事變動浪潮揭示了一個核心趨勢:美妝行業的競爭已從內部優化升級為無邊界的能力戰爭。隨著美妝與科技、健康、新消費的邊界進一步模糊,傳統的競爭規則正在被改寫。
這一“無界時代”背后是三個不可逆轉的變革方向:能力無來源——核心競爭力可能來自任何行業;經驗無國界——區域成功經驗具備全球復用價值;戰略無定式——擴張與聚焦同時成為最優解。
對于美妝企業而言,未來的勝負手或許不再是同類之間的賽跑,而是取決于誰能更快地識別并內化外部基因。在這個沒有邊界的新戰場上,唯有最具開放性和適應性的組織,才能定義下一個十年的游戲規則。
本文為FBeauty未來跡原創作品,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通過技術抓取用于AI訓練。
作者/向婷婷
編輯/吳思馨
排版/桂玉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