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這個年紀,很神奇。
有點像游戲里的分水嶺副本,進去之前大家都是小白號,進去之后,有人升級打怪,有人掉線掛機。
成績的差距,就是在這一年悄悄拉開的。
你可能會發現,原來一塊兒玩鬧的同學,忽然成績就飛了,像開了外掛。另一些人,學著學著就開始“穩定輸出”,但方向是往下掉的。
家長一頭霧水,孩子自己也納悶:怎么差距就出來了?
答案很簡單,靠天賦的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的區別,落在習慣上。那句話說得俗,但挺準:“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說白了,誰能在初二養成幾個靠譜的學習習慣,誰就能穩住節奏;誰總想著“差不多得了”,那分數就會差得多。
![]()
第一根繩:預習
很多學生對預習的態度就倆字:嫌麻煩。
他們想:“老師上課會講,我干嘛要提前浪費時間?”
等真到了課堂上呢,老師節奏快,知識點密,一個沒聽懂,后面全迷糊。你舉手說“老師請再講一遍”?不存在的,老師的速度只會更快。
最后的結果就是,筆記一堆,腦子一片空白。
實際上,預習的意義就在于提前搭個框架。哪怕只是掃一眼課文,劃劃生字詞,看看標題,試著猜講什么內容,上課時大腦就像提前裝了導航。
老師講的時候,你不至于全程懵逼。
至于怎么養成這個習慣,其實不用想太復雜。
比如語文,翻開課文讀一遍,記下生詞,想想文章寫的啥,再做個課后小題,哪怕錯了也沒關系。這個過程,就算不上預習的“儀式感”。
堅持下來,你會發現,預習比玩手機輕松多了,關鍵還真能省事。
![]()
第二根繩:聽講
課堂45分鐘,不是為了讓你練習發呆的。
偏偏有同學一坐下,靈魂就神游四方:一會兒想著游戲里打沒打過BOSS,一會兒琢磨晚飯吃啥。老師在講,學生在飛。
等回過神來,筆記記著,但腦子全是亂碼。
注意力確實有限,科學研究也說人很難長時間高度集中。但問題是,課堂就是個“黃金時間”。你在這45分鐘里能吸收多少,直接決定課后要補多少。
要想聽進去,一是課前別讓自己太累,比如課間狂跑一場,進教室后只會氣喘吁吁;二是上課多動筆,別光靠耳朵;三是課后復述,哪怕自言自語,把老師講的過一遍,大腦才會牢牢記住。
其實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并不是額外開小灶,而是課堂就搞定八成任務,剩下點時間用來查漏補缺就夠。
![]()
第三根繩:復習
考試前熬夜抱佛腳的同學,通常第二天都在考場里懷疑人生。
原因很簡單:遺忘這東西從學完第一天就開始了,等你一個月后才復習,早就沒影了。
心理學里的遺忘曲線,說白了就是“學完馬上忘,過幾天更忘”。所以聰明的孩子不會等,他們學完當天就過一遍,每天花幾分鐘翻翻,一周再總結一次。
看起來麻煩,但總比考前硬撐要靠譜得多。
復習不一定是苦哈哈地啃書本,你可以整理筆記,把重點再抄一遍,或者畫個思維導圖。關鍵在于反復接觸,讓知識別跑掉。
等到考試來臨時,腦子自然有底氣。
![]()
第四根繩:錯題
錯題本是個老生常談的東西。
很多孩子嫌麻煩,覺得“改完不就行了嘛”,于是卷子一扔,下一次再考還是同樣的錯誤。
其實錯題就像照妖鏡,能看清自己知識的漏洞。你不會的點,基本都躲在錯題里。如果不整理,每次都是同一個坑,你就會永遠在坑底打轉。
辦法很簡單:把錯題抄到本子上,標明哪里出錯,是粗心還是不會。隔段時間回頭做一次,看看能不能做對。甚至你還能把題目改一改,再挑戰一遍。
這樣,你不僅記住了題型,還真正補齊了短板。
別小看這個習慣,堅持半年,你會驚訝于自己再也不會掉進同一個坑。
![]()
第五根繩:閱讀
很多初二的孩子覺得,功課太緊,沒時間看書。可一刷手機,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時間有沒有,心里都清楚。
閱讀的作用不只是語文成績,而是打開腦子的新世界。它能讓你接觸不一樣的想法,學會怎么表達和思考。
要養成閱讀習慣,不必非從名著開始,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書入手,比如漫畫、故事集。每天哪怕半小時,長期堅持,語感會更好,寫作文時不至于只會“我認為”“所以說”。
家長如果能陪著孩子一起讀,聊聊書里的內容,那更是錦上添花。
因為閱讀從來不是負擔,而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積累。
![]()
所以說,初二,真的是個分水嶺。成績差距、習慣養成,都會在這一年悄悄拉開。
預習讓你不迷路,聽講讓你不浪費,復習幫你扎牢籬笆,錯題提醒你別再摔坑,閱讀則悄悄塑造一個更清醒的頭腦。
說起來這五個習慣都不復雜,但能不能堅持,就見人品和耐力了。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笨,而是習慣掉了鏈子。
要是能把這幾根繩抓住,哪怕不成為“學神”,也能穩穩站在自己的節奏里,不慌不亂地走下去。
你們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