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個網絡用語叫“邪修”,本來源自玄幻小說,如今延伸出一種不同尋常的表達方式,說白了就是有別于傳統。
恰好有人問,完全搞不懂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歷史,讓我大致介紹一下。
那就不走尋常路,搞個“邪修版”,僅供參考娛樂,如有遺漏請補充!直接從“地球的最初”一直講到夏朝出現的史前文化(不是文明)。
![]()
大約在46億多年前,那時候還沒有地球。在宇宙的某個角落,有一大團巨大無比的氣體和塵埃在旋轉。
慢慢地,這團東西越轉越緊,中心部分變成了太陽。周圍那些零零碎碎的物質就互相碰撞、粘在一起,形成了行星。
撞啊撞的,咱們的地球“啪嗒”誕生了(其實花了幾千萬年)!
剛形成的地球到處都是噴發的火山,隕石不停地砸下來,溫度極高,簡直是一幅“地獄繪圖”。
![]()
過了好幾億年,地球才慢慢冷卻下來,表面形成了堅硬的地殼。
水蒸氣凝結成雨水,這一下就是幾百萬年,填滿了低洼的地方,形成了最早的海洋。
大約在38億年前,溫暖的海水里發生了一個神奇的化學變化,一些無機分子組合成了能夠自我復制的有機分子。
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意外:因為它就是所有生命的起點!
這些連細胞核都沒有的單細胞生物,我們叫它們原核生物,它們就在海里漫無目的的飄著。
持續了多久呢?超乎你的想象,足足有20多億年!生命演化的腳步在最初真的是漫長無比。
![]()
直到大約5.41億年至5.16億年前,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在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期里(大概2000多萬年),地球上突然冒出了各種復雜的多細胞生物。
這個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那時候的海洋里,出現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生物,比如有著三葉形外殼的三葉蟲,還有怪誕蟲之類的,有些長得巨大,一口一個小朋友!
那是一個神奇的生物實驗場,嚴肅點來說,所有生命進化的目標:就是活下去,并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
一些勇敢的植物和節肢動物最先嘗試登上陸地,并逐漸適應了那里。
接著,兩棲動物出現了,它們能同時在水里和陸地上生活。
再后來,爬行動物登場了,完全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
然后中生代來了,大家熟悉的恐龍粉墨登場!一個冷知識:真實的恐龍可能渾身長滿羽毛,不是如今電影里那“光禿禿”的模樣。
從大約2.5億年前持續到6600萬年前。一開始是三疊紀,恐龍在這個時候開始興起。
這時候,中國這片土地大部分還被淺海覆蓋著,氣候溫暖濕潤,到處都是茂密的森林,是恐龍的樂園。
我們在云南發現的祿豐龍,在四川自貢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都證明了這一點。它們統治了地球將近1.6億年,這是個啥概念?人類出現的時間跟它們比,簡直短得不值一提。
然后是侏羅紀,恐龍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大。最后是白堊紀,恐龍家族繼續繁盛,同時出現了開花的植物。
大概在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70%的生物滅絕,那叫一個毀天滅地!
![]()
時間繼續流逝,地球的氣候和環境也在不斷變化。
終于,在距今大約600萬到700萬年前,一支古猿家族走上了與其他猿類不同的演化道路,它們開始更多地用兩腳站立行走。
人類的序幕,就此拉開!
那么,在地理概念的中國(按當今版圖),最早的人類痕跡出現在什么時候?
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元謀人,在云南發現的,距今大約170萬年,他們已經會制作和使用非常粗糙的石器。
接下來是藍田人,在陜西發現,生活在大概115萬到80萬年前。
然后就是最著名的北京人了,他們在周口店一帶生活了很長時間,從大約75萬年前一直到55萬年前。
他們非常聰明,不僅會用火(有爭議),很可能還懂得如何保存火種,這讓他們能吃上烤熟的食物。
眾所周知,人類進化出了直立行走,用雙手、用火以及制造工具,開啟了統治地球之旅!
![]()
到距今大概1.8萬年的時候,北京周口店的同一個地方,生活著山頂洞人。
屬于晚期智人,從進化角度來說,他們和現代人的“生理機制”沒有多大區別了。
技術更進步,能用骨頭磨出細小的針來縫制衣服,還會制作一些裝飾品,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跨向“文明三要素”(冶金、文字和城市)的時間,更近了。
說到這里,必須得提一下近幾年的一個超級大發現,就是四川資陽的濛溪河遺址群。大約在8萬到6萬年前,先民們就已經會利用各種工具,出土了最早的花椒,以及各種動物的骨頭。
中國本土的“進化”,可能比我們想象中還早!下面為了方便,還是用常規的說法。
![]()
大約在1萬多年前,人類迎來了一個超級重要的“史詩級”革命:新石器時代到來。
人類學會了磨制更光滑鋒利的石器,開始嘗試種植莊稼、馴服野生動物、制作陶器甚至開始講究“藝術”。
這時,中國這片大地上,點亮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
首先登場的是仰韶文化,大約在7000到4700年前。那些畫著紅黑色花紋的彩陶,很是漂亮。
幾乎在同一時期,長江下游的浙江一帶,出現了河姆渡文化。那里的人們住在用木頭搭建,底下架空的房子里,我們稱之為干欄式建筑,這很適合南方潮濕環境。
重點是,他們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這是世界農業史上非常早的紀錄。
![]()
在東北的遼河流域,出現一支很特別的叫紅山文化,大約在6500到5000年前。
他們喜歡玉,做出了很多精美的玉器,其中就有那個非常著名的“玉豬龍”,被認為是中華龍文化源頭之一。
![]()
在山東地區,相繼出現了大汶口文化(約6100~4600年前)和它的后繼者龍山文化(約4600~4000年前)。
龍山文化有一種黑陶,陶壁薄得像蛋殼一樣,工藝水平簡直不可思議。
蛋殼黑陶杯了解一下,捧在掌心輕若無物,4000多年前的工匠究竟用了什么秘訣,能把泥土化作如此精妙的藝術品,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
長江下游緊接著良渚文化(約5200~4300年前)的崛起,可以說是史前文化的一個高峰。
老祖宗們在現在的杭州余杭區,修建了很大的古城和復雜的水利系統。
他們雕刻的玉琮、玉璧,紋飾精美精湛無比,這證明當時已經有了非常復雜的社會組織和強大的動員能力。
他們,已經站在了“國家”這兩個字的門檻上!
![]()
還有一個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謎”:四川廣漢三星堆文化(約4800~3100年前)。
它的青銅器風格非常獨特,這一點毋須多言。讓人疑惑的是,三星堆至今沒有發現文字。
但這并不代表它不高級,專家們認為,他們可能用這些奇特又精美的青銅器物,來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形成了另一種系統。
![]()
而從龍山文化開始,部落之間的沖突變多,紛紛建起了城墻。
在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考古發現最早的“觀象臺”,還有規模龐大的城址和等級分明的墓葬。
學者猜測,這里會不會就是傳說中“上古君主”所在的都城(主要指“堯都平陽”)?
傳說黃帝帶著熊羆虎豹打仗,在阪泉之戰中戰勝了炎帝。后來他倆聯手,在涿鹿把那位騎著食鐵獸(熊貓)的蚩尤給打敗。
此后各部落形成了聯盟,咱們華夏民族就這樣開始了“炎黃子孫”的傳奇故事。
![]()
然后在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約3800~350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最早車轍、最早宮殿建筑群。
以及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夏朝”就在眼前,可惜的是沒有文字系統,尚不敢明確。
到了這里,文明的曙光已經徹底照亮了大地,我們就要跨進有文字記載的信史時代大門了。
![]()
最后,神話人物和歷史人物相結合,一位治水英雄踏著泥濘走來。
他帶著民眾開山挖渠、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他被眾部落首領推舉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開國君主。
鐺鐺鐺閃亮登場:他就是大禹!
傳說中的九鼎定九州,標志著茫茫史前時代落下了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