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李淵實在“封無可封”隋末的戰場,是李世民的“秀場”。可打勝仗太多,也給李淵出了個難題,該給二兒子封什么官?
在這之前,李世民已經拿滿了“戰功KPI”:19歲打淺水原之戰,用“堅壁誘敵”的計謀,把西秦薛仁杲的數萬騎兵耍得團團轉,最后一戰平定隴西;20歲打美良川、雀鼠谷,一天之內八場惡戰,追著宋金剛的軍隊打,俘斬數萬人,硬生生收復了并州;到了22歲,他打出了千古名戰,虎牢關之戰。
![]()
這一戰有多神?他帶著3500玄甲軍,一邊圍堵王世充的洛陽城,一邊迎戰竇建德的十萬援軍。玄甲軍是他的“王牌殺器”,一身黑甲配長槍,沖刺時像黑云壓陣。
李世民親自帶隊沖陣,坐騎被射倒三次,換馬再沖,最后不僅擊潰了十萬大軍,還生擒了竇建德和王世充。這一戰直接統一北方,幫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
戰后論功行賞,李淵犯了難:封王?李世民已經是秦王了;封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可他的功勞早超了三公。
![]()
思來想去,李淵干脆“造”了個新官,天策上將,位在三公、諸王之上,僅次于皇帝和太子。
更離譜的是這官的“權限”:除了頭銜,李世民還拿到了“陜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相當于現在的“北方戰區司令+陜川甘寧四省省長”;兼任“左右武侯大將軍”,管著首都警備隊;最狠的是“許自置官屬”,可以自己建“天策府”,招攬人才當手下。
后來凌煙閣24功臣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秦叔寶,大多是天策府出來的。這哪里是封官?簡直是給了李世民一個“國中之國”。
![]()
22歲的他,手里有兵、有地盤、有智囊團,太子李建成看在眼里,能不慌嗎?
很多人覺得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突然下手”,可事實上,長安城里的暗斗早持續了好幾年。李淵不是沒察覺問題。
他曾想過“和稀泥”,勸李世民:“天下是你打下來的,我本來想立你當太子,可你推辭了;建成是長子,當太子這么久,我也不忍心換。不如你去洛陽,陜以東都歸你管,還能建天子旌旗,像漢朝梁孝王那樣。”這話聽著是“優待”,其實是把李世民往外推。
可李世民愿意,去洛陽有兵有地盤,總比在長安跟李建成互相提防強。
![]()
可李建成和李元吉當場就急了:“秦王到了洛陽,有了土地甲兵,就再也管不住了;留在長安,他就是個沒兵權的‘匹夫’,想收拾他易如反掌!”李淵被說動了,這事就黃了。
可李建成沒閑著,開始明里暗里下手:先是收買尉遲恭,送金銀珠寶,被尉遲恭扔了回去;又派刺客去殺尉遲恭,結果刺客看到尉遲恭家門大開,躺著睡覺,嚇得不敢進門;后來干脆誣告房玄齡、杜如晦,把他們趕出長安,想斷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李元吉更狠,直接在李淵面前請命:“秦王手握兵權,早晚是禍害,不如我替父皇殺了他!”李淵沒答應,可也沒責怪李元吉,這種“默許”,讓李世民徹底明白:留在長安,遲早是死。
![]()
更關鍵的是,長安的“人心”早偏了。李世民找李靖、李勣問計,這兩位手握兵權的大將雖然沒明說幫他,卻選擇了“中立”,不向李建成告密,就是最好的態度。
禁軍統領常何,本是李建成的人,最后卻被李世民收買,在玄武門設下埋伏。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帶著尉遲恭、長孫無忌等十人在玄武門候著。李建成、李元吉一進門,就發現不對勁,想掉頭跑。李世民一箭射穿李建成的喉嚨,李元吉想反擊,被尉遲恭砍死。
等李淵接到消息時,大局已定,不是李世民要反,是他再不反,就成了刀下鬼。
![]()
總有“地攤文學”說:“李世民改史書,把自己洗白了!”可稍微翻下史料就知道,這是典型的“想當然”。
按照規矩,帝王不能看記錄自己言行的《起居注》,可李世民偏要看。大臣們沒辦法,房玄齡、許敬宗就刪改了一些內容,給他看《實錄》,特意隱去了玄武門之變的細節。
結果李世民看完火了:“周公還殺過管叔、蔡叔呢,我殺兩個心懷不軌的兄弟,有什么好瞞的?你們把虛話刪了,直接寫事實!”要是真想“洗白”,他完全可以讓史官把自己寫成“被迫反抗”,甚至刪掉弒兄的情節。
![]()
可他沒這么做,反而讓史官“直書其事”,這份底氣,不是“改史書”能裝出來的。
還有人說“李世民靠隋朝遺產”,這話更站不住腳。楊廣留給李淵的,根本不是什么“基業”,而是個爛攤子。
征遼東征發700萬民夫,死了大半,中原人口從4600萬掉到1500萬;突厥趁亂坐大,把蕭皇后接走,薛舉、王世充這些反王,都得向突厥稱臣;長安城外,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
李世民接手后,是靠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貞觀四年滅東突厥,讓西域諸國尊他為“天策-可汗”;貞觀九年平吐谷渾,把青海納入版圖;貞觀十四年攻高昌,設安西都護府,打通絲綢之路;貞觀二十年滅薛延陀,在漠北設安北都護府,漠南設單于都護府,唐朝的疆域,是他打出來的,不是“撿”來的。
罵李世民“弒兄逼父”的人,總拿“儒家道德”說事。
可老百姓不管這些,他們記的是貞觀年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記的是李世民花錢贖回被突厥擄走的漢人奴隸;記的是“參天可汗道”上68個驛站,供各國使者往來,再也不用怕突厥南下搶劫。
![]()
更難得的是,他當了皇帝后沒飄。聽魏徵直言進諫,哪怕被罵“昏君”也不發火;減輕賦稅,讓農民休養生息;完善科舉,給寒門子弟一條出路。
貞觀后期,各國使者來長安朝賀,最多時一次來幾百上千人,這才是真正的“萬國來朝”。
張大齡評價李世民:“做秦王時武功蓋世,當皇帝后文治輝煌,這樣的奇人,除了膜拜還能說什么?”是啊,封建帝王不是道德完人,可能讓國家強盛、百姓安穩,能讓中華文明再度成為世界中心,這就是英雄。
![]()
玄武門的血早已冷了,可貞觀之治的暖陽,至今還照在歷史的書頁上。
李世民或許有瑕疵,但他用一生證明: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完美的圣人,而是能在亂世中定乾坤,在太平中護民生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