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舊金山。
當openAI創始人薩姆·奧爾特曼站在DevDay大會的舞臺上說出“4百萬開發者、8億周活、每分鐘60億tokens”這串數字時,臺下的掌聲有點不對勁。
![]()
因為這些數字背后藏著一個更大的野心——OpenAI不想再當一個“聊天機器人”了。
他們想干掉iOS和安卓。
1.那個開發者們都懂的真相
先說個大多數人沒注意到的細節。
這次發布會上,OpenAI推出的“Apps in ChatGPT”框架,乍一看就是個開發者工具,但仔細想想就不對勁了。
為什么?
因為它做的事情,和當年蘋果App Store剛推出時的邏輯一模一樣——讓開發者把服務搬進來,讓用戶不用離開這個系統。
現在打開ChatGPT,輸入“Coursera”,它就能自動識別并調用在線課程功能。想設計海報?直接說“用Canva做個圖”,不用跳轉,不用登錄,甚至不用打開瀏覽器。
Booking訂酒店、Spotify聽歌、Zillow找房,全在一個對話框里完成。
這不就是把ChatGPT變成一個操作系統嗎?
![]()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奧爾特曼說接下來會上線更多應用。
言下之意很明顯:未來你在ChatGPT里能完成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在其它平臺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2.蘋果、谷歌、Meta都慌了
OpenAI這一招,是在搶傳統科技巨頭的飯碗。
蘋果靠iOS建了一個封閉生態,開發者交30%的“蘋果稅”;谷歌靠安卓控制了全球大部分手機;Meta想用元宇宙圈住用戶;微軟把AI捆綁在Windows和Office上。
每個巨頭都在拼命建墻,把用戶鎖在自己的系統里。
但OpenAI這一波操作,相當于在這些墻上鑿了一個洞——只要用戶習慣了在ChatGPT里完成日常任務,那他們對iOS、安卓、甚至搜索引擎的依賴就會下降。
更關鍵的是,OpenAI還承諾給開發者分成。
這意味著將來可能會有一套全新的“ChatGPT經濟體系”。用戶在對話框里下單、付費、訂閱,開發者拿分成,OpenAI抽傭金。
整個流程都在一個窗口里走完。
你說蘋果慌不慌?谷歌怕不怕?
3.AgentKit:那個讓程序員失眠的工具
如果說“Apps in ChatGPT”是在搶平臺的飯碗,那AgentKit就是在革程序員的命。
![]()
DevDay現場演示了一個場景:一個員工在可視化畫布上拖拽幾個節點,設置幾個參數,幾分鐘后就搭出了一個完整的智能客服系統,全程沒寫一行代碼。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以后“開發智能體”這件事,不再是程序員的專利了。
業務人員、產品經理、甚至老板本人,都能用拖拽界面快速搭出一個agent流程,然后讓它自動處理訂單、回復客戶、生成報表。
而且AgentKit還支持實時評估和優化——上線后系統會自動調優性能、改進話術、接入第三方工具。
傳統開發流程被壓縮成了“拼積木”。這對很多靠寫代碼吃飯的人來說,不是好消息。
4.Codex:那個能聽懂人話的“魔法師”
然后是Codex的正式版發布。
這東西最大的亮點不是它能生成代碼,而是它能聽懂人話,還能控制真實世界的設備。
現場演示時,奧爾特曼只說了一句“把燈光聚焦到觀眾席”,Codex就通過后臺系統直接把會場的燈調了過去。
沒有界面,沒有按鈕,沒有復雜的參數設置,就一句人話,然后它就做到了。
而且Codex還集成到了Slack里——也就是說,你在工作群里@Codex問個技術問題,它能直接在聊天流里給你答案或代碼片段,不用切換應用。
這種“語音控制+即時響應+無縫接入工作流”的模式,其實就是把AI從工具變成了同事。
你不用學它的語言,它來學你的。
![]()
5.GPT-5 Pro:那個貴到離譜的“頂配”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GPT-5 Pro的定價。
輸入15美元/百萬token,輸出120美元/百萬token,是普通版的12-15倍。
這個價格不是定給普通人的,是定給企業和專業用戶的。
什么樣的場景需要用到400k上下文、272k輸出能力?
法律文書分析、科研論文寫作、復雜業務流程智能體、長篇內容生成,這些任務對精度、邏輯、上下文記憶的要求極高。
而OpenAI這次把頂配模型拎出來單獨定價,說明他們很清楚:高端市場的錢,比大眾市場的錢好賺。
同時他們還推出了輕量級的gpt-realtime-mini,成本更低、延遲更短,專門用來處理高頻語音交互場景。
這種“高端收重金,低端走量”的策略,和蘋果做iPhone的邏輯如出一轍。
![]()
6.Sora 2:那個還沒來得及火起來的殺手锏
發布會最后,奧爾特曼展示了Sora 2在電商行業的應用案例……然后就沒了。
沒價格,沒詳細性能參數,甚至沒說什么時候正式上線。
但這恰恰說明OpenAI對Sora的定位很微妙——它不想讓Sora成為“爆款”,而是想讓它成為“基礎設施”。
視頻生成、動態畫面控制、內容定制化等等,這些能力如果用在電商、廣告、短視頻制作上,能直接降低內容生產的成本。
而一旦成本降到足夠低,那些原本需要團隊、設備、預算才能做的事情,就會變成“人人可做”的日常操作。
這才是真正的殺傷力。
寫在最后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OpenAI到底想干什么?
答案很明確——他們想把ChatGPT變成下一個操作系統。
不是那種裝在手機或電腦里的操作系統,而是一種“對話式操作系統”,你用自然語言告訴它你要做什么,它就能調用各種服務、工具、應用幫你完成。
訂票、學習、設計、編程、控制設備……全在一個對話框里搞定。
而那些傳統的iOS、安卓、Windows們,可能會逐漸變成“底層硬件”的角色,就像現在大家用手機時,已經不太在意它是高通還是聯發科芯片了。
用戶只會記得“我在ChatGPT里做的”。
這才是OpenAI真正的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