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蘋果的發展之路可謂波折不斷。
11月6日消息,據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稱,蘋果計劃引入谷歌Gemini大模型來提供技術支撐,以此讓新版本的Siri變得更加智能強大。
![]()
圖源:X
蘋果計劃每年向谷歌支付大約10億美元,以此獲得定制化Gemini模型的使用授權,其中核心采用的版本是擁有1.2萬億參數的Gemini 2.5 Pro。
蘋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增強Siri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長期以來蘋果方面因Siri“不夠智能”而遭用戶頻頻吐槽。
有意思的是,谷歌作為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因而谷歌現在每年要向蘋果支付約200億美元。但現在蘋果引入谷歌Gemini大模型后,蘋果也要向谷歌支付年費。
達成合作后,Gemini大模型將承擔起Siri在信息摘要整理、任務規劃安排以及復雜多步指令執行等核心功能方面的運作。
與當前Siri所采用的擁有1500億參數的云端模型相比,1.2萬億參數的Gemini大模型在處理能力以及上下文理解深度上實現了數量級的顯著提升。
部署時間方面,升級版Siri預計會在2026年春季,跟隨iOS 26.4系統一同推送至用戶設備。后續在2026年6月WWDC大會上預覽亮相的iOS 27、macOS 27等系統里,也將進一步深度整合這一升級后的Siri。
![]()
圖源:Apple
為什么會選擇Gemini?
蘋果之前對ChatGPT、Claude以及Gemini這三大主流模型進行了測試,最終選定谷歌的Gemini作為合作伙伴。
選擇Gemini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財務成本更具優勢。Anthropic Claude的年合作成本超過15億美元,比Gemini要高。(前文提到與谷歌合作成本大約10億美元)
其次,蘋果與谷歌之間有著長期的合作基礎。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是Google。
最后,谷歌Gemini 2.5 Pro在WebDev Arena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關于安全性方面,蘋果也是考慮周到。
谷歌為蘋果打造的AI模型,會部署在蘋果自有的私有云計算服務器環境中運行。也就是說,谷歌方面無法接觸到蘋果用戶的任何數據。
此外蘋果目前的系統架構運用了混合模式。谷歌的Gemini模型主要負責處理復雜的云端任務,像網頁搜索內容的摘要整理、多應用之間的跨端任務調度等。
![]()
圖源:Google
而蘋果自研的模型則持續專注于設備端個人數據的處理,例如健康信息管理、本地文件的交互操作等。
這種“云端+本地”的分層協作模式,既能夠顯著提升Siri的智能水平,又能讓蘋果牢牢掌握核心數據的控制權。
不過在小雷看來,蘋果或許并不打算將Gemini作為長久的解決方案。
據知情人士透露,雖然蘋果公司目前正面臨人工智能領域人才流失的問題,但公司管理層仍計劃持續投入新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并且期望在未來能用自家的內部方案來替代Gemini。
蘋果公司的模型團隊正著力研發一個擁有1萬億參數的云端模型。蘋果的高管們認為,這個新模型能夠達到與定制版Gemini相媲美的質量水準。
但小雷認為,目前谷歌的Gemini 2.5 Pro在絕大多數大型語言模型排行榜上占據領先位置,蘋果想要追趕并非易事。
但對蘋果而言,引入谷歌Gemini大模型這一舉動,意味著蘋果承認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已處于落后狀態,如今愿意借助外部技術來努力追趕、縮小差距。
說到最后,你怎么看待蘋果在AI方面的成績?或者說為什么蘋果做不好AI?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